[发明专利]一种BOSA光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6164.6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名武;江虹;陈雪梅;饶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优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吴圳添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sa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BOSA组件领域,提供了一种BOSA光器件,包括:发射端,其用于发射光束;设置于所述发射端一侧的隔离器;设置于所述隔离器远离所述发射端一侧的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隔离器一侧的第二透镜;斜置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一侧的45°波片;设置于所述45°波片远离所述第二透镜一侧的第三透镜;设置于所述45°波片旁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发射端出射的光束依次经过所述隔离器、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45°波片和所述第三透镜。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光束焦距可控,且降低了BOSA组件的总长公差,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降低了功率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BOSA组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BOSA光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应用领域的不断进步,在RFOG模拟产品上对光信号的发光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对接收端的相应带宽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在RFOG一收一发BOSA组件上采用的是45°分光片将发射信号的波长1610nm和接收信号的波长1550nm分离出来。但是传统的BOSA组件存在光束焦距难把控、总长公差大以及功率损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OSA光器件。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光束焦距难把控、总长公差大以及功率损耗大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BOSA光器件,包括:发射端,其用于发射光束;设置于所述发射端一侧的隔离器;设置于所述隔离器远离所述发射端一侧的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隔离器一侧的第二透镜;斜置于所述第二透镜远离所述第一透镜一侧的45°波片;设置于所述45°波片远离所述第二透镜一侧的第三透镜;设置于所述45°波片旁的接收端;其中,所述发射端出射的光束依次经过所述隔离器、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45°波片和所述第三透镜。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接收端和所述45°波片之间的0°波片。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套筒,其套设于所述发射端外侧,所述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侧;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内侧的支座,所述隔离器设置于所述支座上;与所述套筒配合的四方座,所述第二透镜、所述接收端、所述0°波片和所述45°波片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四方座上;调节环,其连接于所述四方座远离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第三透镜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环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45°波片的镜面与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线形成角度为45°,所述45°波片的另一镜面与所述第三镜片的中心线形成角度为45°,所述45°波片的另一镜面与所述接收端的中心线形成角度为45°。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45°波片靠近所述第二透镜一侧的镜面设置有增透膜,所述45°波片靠近所述第三透镜一侧的镜面设置有反射膜。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透镜为带聚焦透镜的TO-CAN管帽。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透镜为准直透镜。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三透镜为C-lens透镜。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三透镜为G-lens透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将隔离器靠近所述发射端设置,使得发射端出射的光束以较小光斑的形式进入到隔离器中,进而可以选用尺寸小的隔离器,降低了隔离器的使用成本;
2.第一透镜采用带聚焦透镜的TO-CAN管帽,不仅实现了对光束的两次折射,且保证了发射端的气密性,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组合,实现了对半导体激光光束的先聚焦再准直,提升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优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优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6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石墨接地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汽车桥壳板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