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5914.8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今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51/04;C08L27/18;C08L23/08;C08K5/521;C08K5/134;C08K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褚瑶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成型 | ||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体。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具有包含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树脂相分离结构,所述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而成,所述分散相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成,上述分散相的纵向的数均直径为1.5μm以下,上述分散相的横向的数均直径为0.8μm以下,并且上述纵向的数均直径与上述横向的数均直径的纵横比为2.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树脂成型体。
背景技术
以往,树脂组合物被用于各种用途。例如,树脂组合物作为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型体被广泛用于家电产品或汽车的各种部件、办公设备、电子电气设备的壳体等。
树脂组合物之中,由于聚碳酸酯系树脂为耐冲击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因而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被用于机械、汽车、电气、电子等领域的部件等中。另外,已知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显示出良好的成型流动性。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有机磷系阻燃剂以及阻燃抗滴落剂,相对于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和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总量,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上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为由含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和乙烯单元构成的聚乙烯系共聚物、或者聚合性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在该聚乙烯系共聚物的主链上而成的共聚物”。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反应物、未与上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反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有机磷系阻燃剂、以及阻燃抗滴落剂,上述反应物中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相对于上述反应物的总量为3质量%以上”。
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反应物、未与上述含有缩水甘油基的聚乙烯系共聚物反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有机磷系阻燃剂、以及阻燃抗滴落剂,在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树脂相分离结构中,上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和上述未反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为连续相,上述反应物为分散相,上述分散相的比表面积为2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23787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49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02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与在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具有包含连续相(该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而成)和分散相(该分散相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成)的树脂相分离结构的树脂组合物中上述分散相的纵向的数均直径大于1.5μm的情况、或者上述纵向的数均直径与上述横向的数均直径的纵横比大于2.5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型中的计量波动得到抑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手段包括下述方式。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包含:
聚碳酸酯系树脂,以及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该树脂组合物具有包含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树脂相分离结构,所述连续相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而成,所述分散相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受光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