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的安全型钻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5867.7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源;李哲;吴辰强;张小沁;冯俊;董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11/0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测试 试验 安全 钻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的安全型钻孔装置,包括钻孔单元、套设在钻孔单元外并与铅酸电池的表面相适配的防护单元以及与钻孔单元电连接的断电保护系统,钻孔单元包括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空心圆管,该空心圆管的底端设有锯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空心圆管底端的锯齿将钻下来的圆片保留在空心圆管内,不会在钻透电池内壁时因高温产生环状凸起,避免了放液测试的过程中有电解液滞留在腔体,进而减小了测试误差;断电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实现断电保护;密闭的防护罩及引液导管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电解液在钻透时可能会发生的迸溅或溢出现象,保护了人员环境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的安全型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是蓄电池的一种,是通过将化学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化,在放电后经充电后能复原,从而达到重复使用效果的一种蓄电池。其电解液中含有硫酸、硫酸铅等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物质,电池中还含有铅、二氧化铅、硫酸铅、镉、砷等危害人身健康及生态环境的有害物质。
漏液测试是针对铅酸电池运输条件的一种测试,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制定的《危险品规则》(IATA DGR)中的规定,含电解液的铅酸电池如未经过任何测试,运输鉴定为第8类危险品,UN编号2794;如果铅酸电池通过振动、压差测试,未进行或未通过漏液测试,运输鉴定为第8类危险品,UN编号2800;如果铅酸电池依次通过三项测试,则鉴定为“非限制性物品”。在漏液测试试验中,需要在电池侧面或底部开孔,目前大部分实验室使用的钻孔工具为工业电钻。
然而,使用工业电钻进行漏液测试试验的钻孔时,主要有以下弊端:
1、实验人员虽然带有个人防护措施,但由于内部压力存在,电解液在电池钻透时可能会发生迸溅或溢出现象,对环境设备及实验人员有一定的污染和损害。
2、由于不同种类铅酸电池的壁厚不同,在电池钻透时容易产生误差,导致电池被钻透后电钻还未停止,从而触及电极板,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3、当使用普通钻头时,与电池的接触面因摩擦易产生高温,导致电池外壳塑料材质软化,钻透时电池内壁会产生如图3中(a)所示的环状凸起,在放液测试的过程中会有电解液滞留在腔体内,如图3中(b)所示,进而造成测试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的安全型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安全便利,减少了测试误差,适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铅酸电池漏液测试试验的安全型钻孔装置,该装置包括钻孔单元、套设在钻孔单元外并与铅酸电池的表面相适配的防护单元以及与钻孔单元电连接的断电保护系统,所述的钻孔单元包括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的空心圆管,该空心圆管的底端设有锯齿。空心圆管的材质优选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直流电机以及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减速器,所述的减速器与空心圆管的顶端之间设有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锯齿呈环形布设在空心圆管的底端。环形布设的锯齿能够在铅酸电池的表面钻出一个圆孔,并且钻下来的圆片会保留在空心圆管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直流电机的外壳侧面设有按压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单元包括一上一下分别套设在空心圆管外的防护罩、引液导管,所述的空心圆管与防护罩的顶部滑动接触,所述的空心圆管与引液导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防护罩的底部以及引液导管的底部均与铅酸电池的表面相接触。空心圆管与引液导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引液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罩呈向上凸起的半球形,并且所述的防护罩的底部与铅酸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引液导管呈竖直设置的管状,并且所述的引液导管的底部与铅酸电池的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5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