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蠕动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4971.4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挺;于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洁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3/12 | 分类号: | F04B43/12;F04B11/00;F04B17/03;F04B53/22;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蠕动泵包括壳体、端盖、转架与至少两组滚轮组,每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垂直于滚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连接每一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投影的圆心的弧线为第一圆弧,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蠕动泵还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多根输送管,输送管位于壳体内且数量不少于两根,输送管沿滚轮的回转轴线均匀布置,输送管的数量对应于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的数量。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从而使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相互错开,进而在单根输送管出现脉冲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软输送管的脉冲流叠加而保证流体的流量平稳,保证蠕动泵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蠕动泵。
背景技术
目前,蠕动泵利用具有回弹力的软管,在管外通过转动件的转动以带动滚轮转动而相继施加多个行进着的压力,以使之形成向前行进的封闭段而输送软管之中的流体。泵送过程中流体不会接触管道以外泵体的任何机件或其它物体,具有明显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现有的蠕动泵在泵送过程中会产生流体的脉冲流,影响蠕动泵的工作稳定性,公知的一个解决方法为沿泵内转动件的转动方向增加滚轮数量,如:沿转动件的转动方向的滚轮数量从4个增加为16个。然而,该解决方法导致软管同一位置在一个转动周期内被挤压摩擦的次数增加,从而减少软管的使用寿命。
同时,公知的另一解决方法为与蠕动泵的壳体外并联多个电机,不同电机的转轴的转动角度不同以抑制脉冲流,但是,该方法导致蠕动泵的生产成本较高,且令蠕动泵的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保证工作稳定性且降低成本的蠕动泵。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蠕动泵包括壳体与端盖,端盖可拆卸地装配于壳体,蠕动泵还包括转架与至少两组滚轮组,每一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滚轮,滚轮组装配于转架;垂直于滚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为第一投影面,平行于滚轮的回转轴线的投影方向为第一投影方向,每一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沿第一投影方向于第一投影面的滚轮投影为圆形,于第一投影面连接每一滚轮组的每一滚轮投影的圆心的弧线为第一圆弧,第一圆弧与转架为同轴布置,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蠕动泵还包括输入管、输出管与多根输送管,输入管与输出管分别穿过壳体,输送管位于壳体内且数量不少于两根,输送管沿滚轮的回转轴线均匀布置,每根输送管的一端连接有输入管,另一端连接有输出管,输送管的数量对应于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的数量。
由上述方案可见,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于第一圆弧均匀布置,从而使每一滚轮组的滚轮相互错开,每一滚轮分别挤压一输送管,蠕动泵的输送管数量与每一滚轮组的滚轮数量对应布置,进而在单根输送管出现脉冲流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软输送管的脉冲流叠加而保证流体的流量平稳,保证蠕动泵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滚轮组的数量为四组,每一滚轮组的滚轮为四个,转架为圆柱体。
进一步的,转架的外壁设置有定位装置,每一滚轮均装配于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与第五定位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第四定位板与第五定位板沿转架的回转轴线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板与第五定位板分别布置有一个定位口,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与第四定位板分别布置有两个定位口。
进一步的,转架内设置有隔板与传动柱,传动柱自隔板的一侧沿转架的回转轴线往转架外侧延伸,传动柱的外壁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连接转架的内壁与传动柱。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相互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端板、装配柱、弧板与第一连接部,装配柱自端板的内侧面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端板位于弧板的一端,弧板的两侧布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壳体包括圆弧部与第二连接部,圆弧部的两侧布置有第二连接部,圆弧部自第二连接部的端面内凹向第二壳体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洁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洁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