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4883.4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双宏 |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A61B50/10;A61B50/20 |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田友亮 |
| 地址: | 26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心血管 介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左部前后两侧和下端右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滚动装置,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右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左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共同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下端左部后侧穿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放置台的下端左部后侧并固定安装有第一正反电机,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限位稳固装置,所述放置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转动显示装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吸盘牢固的吸附在手术台上,进而防止滚轮自行滚动,提高了治疗设备的稳定性,降低了治疗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现有的心血管介入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发生位置移动,降低了稳定性,提高了治疗风险,同时不方便调节介入装置中显示设备的角度,降低了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心血管介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左部前后两侧和下端右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滚动装置,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右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平台的上端左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共同共同固定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下端左部后侧穿插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放置台的下端左部后侧并固定安装有第一正反电机,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限位稳固装置,所述放置台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转动显示装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弧形板的相对面下部共同穿插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支撑平台的下端左部前后两侧和下端右部前后两侧将滚动装置和支撑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稳固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左部前侧穿插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右部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吸盘,所述限位板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上部将限位稳固装置和螺纹杆活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转动显示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板的相对面上部均穿插连接有一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相对面共同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所述第二转轴贯穿后侧固定板的前端上部并固定安装有第二正反电机,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放置台的上端中部前后两侧将转动显示装置和放置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稳固装置位于放置台和支撑平台的之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转动显示装置和放置台保持垂直位置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限位杆对限位板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限位板上下滑动时的平稳性,通过限位板带动两组固定杆往下运动,从而带动吸盘往下运动时接触到手术台的边缘部分,并挤压出吸盘内部的空气从而使得吸盘牢固的吸附在手术台上,进而防止滚轮自行滚动,提高了治疗设备的稳定性,降低了治疗风险。
2、设置显示器方便查看影像资料,通过第二正反电机带动第二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准点,从而带动显示器围绕第二转轴正反方向转动到合适角度,提高了显示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双宏,未经李双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