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4817.7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钟韶;黄文星;甘光耀;成霞;吴东文;杨师荣;罗淑辉;张淑萍;陈海燕;陈旺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60 | 分类号: | G01R31/60;G01R29/18;G01R31/12;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蒋姗 |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电缆确认,包括:从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确定当前的待检测电缆。第二阶段:对当前的待检测电缆进行三相相序核对和绝缘电阻检测,其中,在当前电缆完成相序核对和绝缘电阻检测后,对该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下一条待测电缆进行电缆确认,以从该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确定新的电缆作为当前的待检测电缆,然后基于新的电缆进行三相相序核对和绝缘电阻检测。在该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所有电缆都经过三相相序核对和绝缘电阻检测之后,进入第三阶段:对该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所有电缆进行耐压测试。以此可快捷、简便地完成电缆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的水下输电线路。电力电缆的基本结构包括线芯、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
在运行中的电力电缆出现电缆头故障时、在进行新旧电缆对接时,或在新装电力电缆时,需要为电缆重新制作电缆终端头或电缆中间头。在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头制作完成后,在电缆正式接入电网前,需要对电缆进行检测。
由于实际要投入使用的电缆有大部分区域是人眼不可见的,有一些电缆的敷设区域长达几公里,当完成电缆敷设以后对电缆进行检测时,检测困难度远高于敷设前的检测。目前,对于已经完成敷设的电缆,整体检测过程繁琐,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能够改善现有的电力电缆检测过程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侧将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目标电缆的三相短接到地,所述目标电缆是所述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任一条电缆;
在第二侧对所述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的每条电缆进行逐相检测,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之间的区域是不可见的屏蔽区域;
如果在所述第二侧检测到所述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仅有一条电缆的三相绝缘电阻为零,则确定当前检测到的三相绝缘电阻为零的电缆与所述目标电缆是同一条电缆,作为待检测电缆;
在所述第一侧将所述待检测电缆被短接的三相中的任一相解除短接,
并在所述第二侧对所述待检测电缆进行逐相检测;
如果在所述第二侧检测到所述待检测电缆仅有一相的绝缘电阻不为零,则将绝缘电阻不为零的一相对应的芯线确定为目标相序,并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对所述待检测电缆的进行相序标记,以及将当前的非零绝缘电阻值作为所述目标相序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和相间绝缘电阻值;
在所述第一侧将已经经过相序标记和绝缘电阻检测的芯线重新短接到地,并将所述待检测电缆中对未经标记的其他相芯线进行单相解除短接,在所述第二侧对所述待检测电缆重新进行逐相检测,直至确定所述待检测电缆的所有芯线的相序、对地绝缘电阻值和相间绝缘电阻值。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快速对单条或多条电力电缆进行电缆确认、相序核对和绝缘电阻检测。通过在电缆的一侧进行三相短接到地并在电缆的另一侧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根据三相绝缘电阻快速从至少一条待测电缆中确定出当前的待检测电缆,可以避免因电缆检测错误而在送电时出现短路。在上述方法中,相序核对过程是在待检测电缆得到确认时进行的,而且是在进行相序核对的同时完成绝缘电阻检测,以短两相测一相的思路同时测量出单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省去了在测量完相对地绝缘电阻之后再测量相间绝缘电阻的切换时间,且无需在电缆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都进行短接操作。当上述方法应用于多条三相电缆混合在一起的场景时,电缆检测过程简单,可以快速完成相序辨别和绝缘电阻测量,检测效率较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4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引线晶体管器件引线批量成形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煤浆势能回收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