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搁架进行自主冷却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3638.1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阿里·谢哈德;哈德里安·博迪安;格雷戈里·弗朗西斯·路易·博沙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OVH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曹桓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进行 自主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对容纳有多个部件和至少一个风扇的搁架进行自主冷却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第一闭合环路,所述第一闭合环路包括:
多个液体冷却单元,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热耦接至所述多个部件的多个生热单元,所述多个生热单元中的每个生热单元与所述多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相对应,并且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热耦接至所述多个生热单元中的一个生热单元,并且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包括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体通道适于将来自所述多个生热单元中的对应的一个生热单元的热传递至在对应的第一液体通道中流动的第一液体,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在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对应的一个液体冷却单元的第一液体入口与第一液体出口之间延伸,
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一初级侧部,所述第一初级侧部流体连接至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初级侧部包括流体连接至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出口的第二液体入口,所述第一初级侧部还包括流体连接至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入口的第二液体出口,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流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初级侧部与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泵适于使第一液体在所述第一闭合环路内流动,
其中,所述第二液体入口是经由所述第一泵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液体出口的,
第一阀,所述第一阀位于从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泵的流体连接件内,
第二阀,所述第二阀位于从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初级侧部的所述第二液体出口延伸至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中的每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入口的流体连接件内,以及歧管,所述歧管包括多端口入口和多端口出口,所述多端口入口包括多个第一端口并且还包括一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能够连接至所述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出口,所述第二端口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阀以用于将来自所述多个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经由所述第一泵输送至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一初级侧部,所述多端口出口包括多个第三端口并包括第四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出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液体冷却单元的所述第一液体入口,所述第四端口用于经由所述第二阀接纳已被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冷却的所述第一液体;
第一敞开环路,所述第一敞开环路包括:
第一气-液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安装至所述搁架,以使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风扇从所述搁架排出的被加热的空气流过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适于接收来自第一冷供给管线的第二液体,以及
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次级侧部,所述第一次级侧部热耦接至所述第一初级侧部,以用于:当所述第一初级侧部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次级侧部的温度时,将热从所述第一初级侧部传递至所述第一次级侧部,所述第一次级侧部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次级侧部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的出口的所述第二液体并使所述第二液体返回至第一热返回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冷供给管线适于连接至干式冷却器的冷出口,而所述第一热返回管线适于连接至所述干式冷却器的热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包括第三液体入口,所述第三液体入口适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冷供给管线的所述第二液体,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三液体出口;以及
所述第一液-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次级侧部包括流体连接至所述第一气-液热交换器的所述第三液体出口的第四液体入口以及适于使所述第二液体返回至所述第一热返回管线的第四液体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VH公司,未经OVH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6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