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73267.7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豪;金明春;麻玉侠;龚孙武;梅春燕;王柏军;章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C08L95/00;C08L53/02;C08L9/02;C08L91/00;C08K9/10;C08K9/02;C08K9/04;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后浇带防 渗漏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1,对地下室后浇带待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使用混凝土铺垫基础垫层;步骤2,在基础垫层施工及养护完成后,在其上方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步骤3,使用混凝土在防水卷材的上方浇筑出基础主体,并对基础主体进行养护;步骤4,待基础主体养护完成,将其与后浇带的接缝处凿毛处理后,并涂覆粘结材料层;步骤5,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所述接缝处进行浇筑出后浇带,再次养护即可。本发明不仅具有防水防渗性能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为防止建筑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等因素而导致有害裂缝的产生,在基础底板、墙或梁相应位置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一定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性,高层建筑物的大面积地下室通常会采用后浇带形式,作为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留置的临时性变形缝,待主体结构完工一定时间内,沉降基本稳定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后浇带封闭,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然而现有后浇带结构使得基坑周边的雨水、地下水容易从变形缝处进入基础主体,聚集在后浇带内不易排出,再加上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并不理想,很容易在后浇带施工后出现开裂和漏水,增加施工成本,延误工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1,对地下室后浇带待施工区域进行清理,使用混凝土铺垫基础垫层;
步骤2,在基础垫层施工及养护完成后,在其上方铺设一层防水卷材;
步骤3,使用混凝土在防水卷材的上方浇筑出基础主体,并对基础主体进行养护;
步骤4,待基础主体养护完成,将其与后浇带的接缝处凿毛处理后,并涂覆粘结材料层;
步骤5,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所述接缝处进行浇筑出后浇带,再次养护即可。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接缝下方连接处先预埋止水带,再进行后浇带浇筑。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0~2.0mm;止水带厚度为0.5~1.0mm。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第一隔离层、第一防水层、胎基层、第二防水层和第二隔离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层为细砂;其中,所述细砂的粒径不大于0.5mm。
优选地,所述胎基层为玻纤胎或聚酯玻纤胎;所述胎基层的厚度为1.5~2mm。
优选地,所述第二隔离层为PET薄膜;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厚度为0.02~0.0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改性沥青。
优选地,所述改性沥青按照重量份,由以下成分组成:
沥青10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7份,丁腈橡胶10~12份,改性纳米蒙脱土1~7份,环烷油1~4份。
优选地,所述沥青为石油沥青,所述石油沥青为90~110#石油沥青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蒙脱土通过氧化钯/硒化锗纳米材料对纳米蒙脱土进行改性得到。
优选地,所述氧化钯/硒化锗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S1.称取硒酸铵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均匀后,加入二氧化锗粉末,超声分散0.5~1h,得到混合反应液;
其中,硒酸铵、二氧化锗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3~3.5: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3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