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无害化污水处理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2962.1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惠环;林锦荣;叶文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润道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122;C05F7/00;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无害化 污水处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无害化污水处理车,包括车体、滚筒过滤装置、真空箱、抽真空装置、絮凝搅拌装置和叠螺机设备;所述滚筒过滤装置、真空箱、絮凝搅拌箱以及叠螺机设备均设置于车体内部,滚筒过滤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化粪池连通,出水口通过真空箱进水管与真空箱的进水口连通,真空箱的出水口通过真空箱出水管与絮凝搅拌装置的进水口连通,絮凝搅拌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叠螺机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叠螺机设备还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水口,所述真空箱还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本发明的污水处理车不受罐体容积限制,可以连续作业,无论化粪池多大都可以一次性作业完成污水处理,不需要来回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无害化污水处理车。
背景技术
化粪池位于城市各个角落,承担着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初级化环保处理。由于其处于密封状态,如遇堵塞,经常造成污水漫溢、臭气熏天。采用的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吸粪车抽粪,人工下井掏运。就是采用吸粪车从化粪池里吸出污水杂物运走,人工再下井将淤物掏出装入塑料袋装车运往垃圾场。由于吸粪车受容积限制,一般多次运输污水到污水处理站,且需要二次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一次作业处理化粪池污水的移动式无害化污水处理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无害化污水处理车,其解决了现有的吸粪车受容积限制,需要多次运输和二次处理污水,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车,用于处理化粪池中的污水,包括车体、滚筒过滤装置、真空箱、抽真空装置、絮凝搅拌装置和叠螺机设备;
所述滚筒过滤装置、真空箱、絮凝搅拌装置以及叠螺机设备均设置于车体内部,滚筒过滤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化粪池连通,出水口通过真空箱进水管与真空箱的进水口连通,真空箱的出水口通过真空箱出水管与絮凝搅拌装置的进水口连通,絮凝搅拌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叠螺机设备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叠螺机设备还设置有出渣口和出水口,所述真空箱还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抽真空装置连通;
所述真空箱包括第一真空箱和第二真空箱,均设置在车体的顶部,用于交替抽吸化粪池中的污水。
可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水环式真空泵和循环水箱,所述水环式真空泵设有进水口、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水口通过钢丝软管与循环水箱连通,用于向泵体内补充水,所述吸气口与第一真空箱、第二真空箱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抽吸第一真空箱和第二真空箱内部的空气,所述排气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的顶口连通,用于向循环水箱内排气。
可选地,所述第一真空箱、第二真空箱与水环式真空泵之间的排气管路上设置有Y型过滤器和三通口,所述Y型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所述三通口由电磁阀控制,实现切换抽吸第一真空箱和第二真空箱的空气以及泄压第一真空箱和第二真空箱。
可选地,所述滚筒过滤装置包括滚筒筛和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滚筒筛进行转动,用于过滤粪污中粒径大于5mm的无机物质。
可选地,所述絮凝搅拌装置包括絮凝搅拌箱、加药泵和加药箱,所述加药箱与加药泵的进口端连通,加药泵的出口端通过加药管与絮凝搅拌装箱的加药口连通;
所述絮凝搅拌箱的内部设有搅拌机,用于使药剂与粪污充分反应,所述絮凝搅拌箱的进水口与真空箱的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口与叠螺机设备的进水口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补水箱,所述补水箱通过补水管分别与循环水箱、加药箱连通,用于补充循环水箱、加药箱中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润道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润道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