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报、接收CSI的方法及对应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2738.2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平;周英楠;余政;李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5/00;H04B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翠华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报 接收 csi 方法 对应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上报、接收CSI的方法及对应装置。终端设备在配置模糊期到来时将CSI状态设置为无效,终端设备在确定CSI状态无效时上报预设CSI,而网络设备接收该预设CSI,这样可使得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配置模糊期对是否需要丢弃CSI的理解达成一致,避免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配置模糊期对是否需要丢弃CSI理解不一致所导致其他重要上行信息(例如HARQ反馈)丢失的问题,从而提高上行链路传输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报、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CSI)的方法及对应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CSI上报配置或者重配置、或者服务小区激活、或者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切换、或者半持续CSI上报(Semi-Persistent CSIreporting,SP-CSI)激活等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网络设备下发配置或激活信令;第二步,终端设备正确接收信令;第三步,终端设备根据信令完成相应的配置,能够根据新的配置或激活命令正常工作。在上述三步过程中,第三步的时间对于网络设备是模糊的,因为各个终端设备处理能力不同,完成相应配置所需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甚至对于同一个终端设备在不同状态下,完成相应配置所需的时间也会不同。
由于该模糊期的存在,网络设备常常对终端设备的CSI上报状态造成误解。例如,网络设备在下发配置或激活信令一段时间后,网络设备假设终端设备已经完成了相应的配置或激活,所以在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中上报CSI,但实际终端设备并未完成相应的配置,并未在UCI中上报CSI;或者,网络设备在下发配置或激活信令一段时间后,网络设备假设终端设备未完成相应的配置或激活,所以未在UCI中上报CSI,但实际终端设备已经完成了相应的配置或激活,在UCI中上报了CSI。
无论以上哪一种情况,均会导致网络设备认为的UCI的信息比特位数与实际的UCI的信息比特位数不一致,进而导致网络设备对UCI盲检出错,丢弃UCI。但实际情况中,UCI中除了CSI,还可能包含其它上行数据时,比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HARQ)反馈,这将导致该其它上行数据也被丢弃,进而对链路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报、接收CSI的方法及对应装置,可以提高上行链路的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报CSI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者也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内部的芯片。以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确定CSI状态;在CSI状态为无效时,发送预设CSI。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配置模糊期的CSI状态是无效的,因而终端设备在CSI状态为无效时发送预设CSI,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在配置模糊期对是否需要丢弃CSI的理解达成一致(即不丢弃CSI,终端设备上报预设CSI),进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在配置模糊期对是否需要丢弃CSI理解不一致所导致其他重要上行信息(例如HARQ反馈)丢失的问题,可以提高上行链路传输的性能。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CSI状态具体包括,在到达CSI读取时机时,确定CSI状态。
该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到达CSI读取时机时确定CSI状态,一方面可以避免过早确定CSI状态导致CSI状态误判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太晚确定CSI状态导致无法及时上报CSI的问题,从而提高方案的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读取时机与CSI上报时机相关联,且在所述CSI上报时机之前到达,所述发送预设CSI为在所述CSI上报时机到达时,发送预设CSI。
该实施方式中,将读取时机与CSI上报时机相关联,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每次CSI上报时机上报的CSI内容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方案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2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