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颗粒用立式除杂设备及其除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71520.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孙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鸿鑫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29B13/00;B29B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颗粒 立式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用立式除杂设备及其除杂方法,该除杂设备,包括储料箱、输送机、导流槽、进料斗、旋风分离罐、输送管道、清洗筒、电热风机,该除杂设备通过输送机、盛料斗完成了塑料颗粒的自动上料过程,通过电热风机释放气流将塑料颗粒向旋风分离罐中输送,塑料颗粒经过除杂槽除去重杂质,经过旋风分离罐除去轻杂质,塑料颗粒进入清洗筒中后,经过转动的螺旋搅拌叶将塑料颗粒进行搅拌,将塑料颗粒上附着的灰尘、污渍去除并分散在水中,使得塑料颗粒中的杂质去除的彻底,除杂效果好,通过同时启动电热风机的鼓风机和加热器,电热风机释放热气流将清洗后的塑料颗粒进行烘干,避免了塑料颗粒因表面附着水分而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用立式除杂设备及其除杂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且广泛用于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服装工业、建筑材料、农业、机械工业及化工方面,塑料颗粒除杂装置是塑料颗粒生产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因此,申请号为CN20181075678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高效除杂装置,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顶板,支撑框架右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顶板上竖直滑动式设有直齿条,旋转轴底端水平固定安装有位于筛板上方的转板;所述支撑框架内侧壁设有定滑轮,所述承载板上竖直固定有立板,立板与除杂箱侧壁固定安装有横向复位弹簧;该塑料颗粒高效除杂装置通过转板的转动实现对除杂箱内的塑料颗粒进行旋转打散,实现塑料颗粒之间夹杂的沙粒能通过筛板筛落到除杂箱内底部;除杂箱可实现左右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左右来回晃动,促进了塑料颗粒的翻动与晃动,使得塑料颗粒与沙粒能实现分离,大大促进了筛板对塑料颗粒的筛沙效果,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塑料颗粒高效除杂装置只能通过筛板去除塑料颗粒中的沙粒,除杂效果差,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塑料颗粒用立式除杂设备及其除杂方法:通过将塑料颗粒放置于储料箱中,通过输送机带动若干个盛料斗循环上下移动,盛料斗经过储料箱后,盛料斗载满塑料颗粒,并携带塑料颗粒向上移动输送至导流槽中,塑料颗粒经过导流槽进入进料斗中,塑料颗粒进入风送管道中,启动电热风机的鼓风机,关闭电热风机的加热器,电热风机产生气流输送至风送管道中,气流将塑料颗粒以切线方向输送至旋风分离罐中,塑料颗粒在输送的过程中,其中的重杂质受重力影响落至除杂槽中,塑料颗粒与气流进入旋风分离罐中,塑料颗粒经过旋风分离罐的内壁向下移动,形成外旋落至旋风分离罐的底部,气流形成内旋,携带塑料颗粒中的灰尘、纸屑等轻杂质从排风管排出,塑料颗粒经过旋风分离罐底部进入输送管道中,通过第二驱动电机运转带动螺旋输送杆转动,转动的螺旋输送杆将塑料颗粒输送至进料管中,然后进入清洗筒,落至滤水筒的内腔中,待所有的塑料颗粒进入滤水筒中,从进水管向清洗筒中通入清水,第一驱动电机运转通过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带动了联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了刮水板、螺旋搅拌叶转动,转动的螺旋搅拌叶将塑料颗粒进行搅拌,将塑料颗粒上附着的灰尘、污渍去除并分散在水中,打开排水管上的阀门,转动的刮水板将污水从排水管排出,待污水排净,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同时启动电热风机的鼓风机和加热器,电热风机释放热气流进入清洗筒中,在螺旋搅拌叶将塑料颗粒进行搅拌的同时,热气流将塑料颗粒上的水分蒸发,并从排水管排出,待塑料颗粒烘干后,取出塑料颗粒,解决了现有的塑料颗粒高效除杂装置除杂效果差,影响塑料颗粒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鸿鑫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鸿鑫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1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