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70828.8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5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钱煜;李霞;刘高峰;姜斌;王有生;冯坤;刘莹莹;刘倩;叶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仪 用棒状 样品 自动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包括基座、操作块、对夹装置、底板和盖板;基座中央设有料孔、两个第一导向直槽口及垂直于第一导向直槽口的第二开槽;操作块包括主体部及操作部,主体部上设有料槽及第二导向直槽口;对夹装置包括弹簧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分别设有V型夹持部、柱形销轴;第一夹块上的V型夹持部和第二夹块上的V型夹持部在待夹持棒材的轴向方向上交错设置;底板或者基座上设有对夹装置限位槽;对夹装置嵌于对夹装置限位槽中,且对夹装置的柱形销轴穿设在第一导向直槽口和第二导向直槽口中。由此,本发明的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在夹持棒状样品时能够自动对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
背景技术
火花直读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在电火花激发的作用下,使样品由固态变成气态,并且发生原子及离子的电离,由于不同的元素对光谱的吸收不同,所以通过对电火花的光谱进行分析,可以根据谱线的波长及强度不同对被测物质所含的元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氩气可以使电离更容易,并且驱除试样激发所释放出的氧、氮等气体,从而使光谱强度保持稳定,所以在使用光谱仪进行测试时,需在高纯氩气环境下进行,这就要求样品的测试表面平整并且能覆盖住光谱仪的激发孔,这样才可以保证电极激发区域的高纯氩气气氛。
此外,若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先通过标准样品建立标准曲线,依据测试曲线与标准曲线的差异实现对试样的定量分析。而待测样品被激发时与电极的距离及位置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待测样品应与校准时的条件保持一致,但是,当棒状样品的直径小于激发孔直径时,很难使样品处于激发孔的正中位置,容易偏离激发孔的中心,也无法保证电极处于密闭的纯氩气环境。
目前,一般是采用将较小的棒状试样进行加工,如切片或锤扁后磨平的方式,使其成为足以盖住激发孔的片状样品,从而规避棒状样品难以对中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加工过程繁琐,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谱仪用棒状样品自动对中夹具,包括基座、操作块、对夹装置、底板和盖板;
所述基座中央设有供待夹持棒状样品穿过的料孔、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料孔两侧的第一导向直槽口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向直槽口的第二开槽;
所述操作块包括主体部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边,所述主体部上设有供待夹持棒状样品穿过的料槽及对称设于所述料槽两侧的第二导向直槽口;
所述对夹装置包括弹簧和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向方向分别设有V型夹持部、柱形销轴;所述第一夹块上的V型夹持部和第二夹块上的V型夹持部在待夹持棒材的轴向方向上交错设置,所述柱形销轴位于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上表面,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
所述底板或者所述基座上设有对夹装置限位槽;
所述对夹装置嵌于对夹装置限位槽中,且所述对夹装置的柱形销轴穿设在所述第一导向直槽口和第二导向直槽口中;
所述底板、基座和盖板固定在一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对夹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具有相同的向中央位置运动的趋势,而第一导向直槽口与第二导向直槽口同时约束着柱状销轴,使得柱形销轴只能始终在第一导向直槽口中心线方向上做相对于料孔中心对称的开合运动,从而实现了对较小尺寸的棒状样品的自动对中夹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