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70008.9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养;夏三华;江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润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C7/02;B32B5/02;B32B5/26;B32B37/24;B32B37/10;B32B37/06;B32B38/00;B65G15/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成型 pvc 轻型 输送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织物,所述织物的表面涂覆有打底层,其中一个织物正面打底层上涂覆有面层,形成PVC面层布,该织物反面打底层通过贴合层与另一个织物正面打底层贴合,构成所述PVC轻型输送带。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节约生产时间,制得的输送带轻便、耐磨,抗老化能力强,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带制造领域领域,具体是涉及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C输送带一般由中心的织物加PVC材料组成,传统的PVC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因其用在不同的环境中,经常接触各种物品,容易出现开裂、老化等现象,其使用寿命较短;传统PVC输送带制造过程中,因使用的原料的问题,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且传统的生产工艺存在设备比较庞大,生产时间长,能耗大等问题,需要研发一种能轻便、耐磨、环保的输送带及节能降耗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其原材料环保,制备方便,采用的制备设备简单。
本发明所述的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织物,所述织物的表面涂覆有打底层,其中一个织物正面打底层上涂覆有面层,形成PVC面层布,该织物反面打底层通过贴合层与另一个织物正面打底层贴合,构成所述PVC轻型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面层按质量份计: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70kg、糊树脂R-13粉20kg、糊树脂P440粉30kg、糊树脂P450粉30kg、钙锌稳定剂(GZ)3kg、酞菁绿(G)2kg、中铬黄(103)3kg。
优选的,所述贴合层按质量份计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85kg、糊树脂P440粉60kg、糊树脂P450粉30kg、钙锌稳定剂(GZ)3kg、酞菁绿(G)3kg,中铬黄(103)5kg。
优选的,所述正面打底层按质量份计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90kg、糊树脂R-13粉70kg、糊树脂P440粉30kg、糊树脂P450粉30kg、钙锌稳定剂(GZ)5kg,PVC粘合剂3kg-10kg。
优选的,所述反面打底层按质量份计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90k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20kg,糊树脂R-13粉70kg、糊树脂P440粉30kg、糊树脂P450粉30kg、钙锌稳定剂(GZ)5kg,PVC粘合剂3kg-10kg,钛白粉3kg。
上述一次性成型PVC轻型输送带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S1、配备浆料:分别按上述打底层、面层和贴合层的质量份计,分别将所需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并真空脱泡,分别得到打底浆料、面层浆料和贴合浆料;
S2、烘布:将用于制备轻型输送带的织物进行热定型处理;
S3、给S2热定型后的织物正面经过涂层刀架涂覆打底浆料,形成打底层;
S4、将S3打底后的织物正面经涂层刀架涂覆面层浆料,形成面层,得到PVC面层布;
S5、贴合:将S4得到的PVC面层布反面打底,将另一个涂覆打底浆料的织物正面涂覆贴合浆料形成贴合层,二者同时进入前后烘箱加热塑化,通过贴合滚筒压合辊筒压辊,使PVC面层布的反面与贴合层贴合,经冷却辊筒冷却得到PVC轻型输送带;
S6、修面:对S5得到的PVC轻型输送带进行修面,设备车速为5m/分,烘箱的温度为:烘箱Ⅰ为170OC、烘箱Ⅱ为190OC、烘箱Ⅲ为210OC,张力为:220kg、180kg、280kg、220kg,风机为20KZ、29kg、50kg,排风机为0HZ、30HZ、52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润带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润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70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直流输电交流系统短路比的识别方法
- 下一篇:照明灯和移动照明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