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e基合金组合物、Fe基合金组合物的粉末和磁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9462.2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元基;千绵伸彦;山中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博迈立铖 |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B22F1/05;H01F27/2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邸万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fe 合金 组合 粉末 | ||
本发明提供一种Fe基合金组合物。在急冷凝固制成合金粉末时,稳定地得到非晶相或非晶相与微细结晶相的混合组织,得到抑制Fesubgt;2/subgt;B结晶的生成的合金粉末。并且,得到磁芯损耗低的磁芯。该Fe基合金组合物具有合金组成:Fesubgt;100-a-b-c-d-e-f/subgt;Cusubgt;a/subgt;Sisubgt;b/subgt;Bsubgt;c/subgt;Crsubgt;d/subgt;Snsubgt;e/subgt;Msubgt;f/subgt;(其中,M为Nb、Mo的至少一方,a、b、c、d、e和f以原子%计满足0.6≤a≤1.8、2.0≤b≤10.0、11.0≤c≤17.0、0≤d≤2.0、0.01≤e≤1.5和0<f<1.0。),Fe为77原子%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Fe基合金组合物、Fe基合金组合物的粉末和磁芯。
背景技术
以FeCuNbSiB系合金为代表的Fe基纳米结晶合金由于具有低损耗且高的导磁率这一优异的磁特性,因此,特别是作为高频领域中的磁性零件来使用。
就所述Fe基纳米结晶合金而言,在通过单辊法等使合金熔液急冷凝固而得到非晶态合金的薄带后,通过热处理使(Fe-Si)bcc相的微细的晶粒析出,从而能够得到优异的磁特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有时将(Fe-Si)bcc相的微细的结晶称为微细结晶,将其粒称为微细晶粒。
通过单辊法得到的合金的形态为薄带,因此,使用其制作的磁芯的形状受限制。例如,将合金薄带切成宽度相当于所期望的磁芯的高度,将合金薄带按照所期望的内径及外径卷绕成型的卷磁芯中,其形状限定于圆环形状、跑道形状等环状。
另一方面,所要求的磁芯形状为各种各样,不限定于环状。因此,进行了包含所述FeCuNbSiB系在内的Fe基纳米结晶合金的粉末化的探讨,以便较容易地成型为复杂的形状,并且能够应用可制作磁芯的压制或挤出等成型方法。
作为粉末化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高压水雾化法或高速旋转水流雾化法(专利文献2)。另外,还尝试采用对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熔融金属喷射火焰喷射的方法(下称为喷射雾化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4-4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95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368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与通过单辊法得到合金薄带的情况相比,在前述的方法中,要得到处于Fe基纳米结晶合金的前阶段的非晶态合金的粉末,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
(a)在通过单辊法得到的合金薄带中,铸造的合金熔液与冷却的铜合金的辊直接接触,从而被急冷凝固,与此相对,在前述的利用高压水雾化法等雾化法进行的粉末化中,合金熔液的粒子与作为冷却介质的水接触而被冷却。因此,由于产生的水蒸气覆膜而阻碍从合金到水的热传递,限制冷却速度。在高速旋转水流雾化法中,虽然供给高速的水流抑制水蒸气覆膜的形成,但是理论上不能没有水蒸气覆膜的产生,因此与单辊法相比,存在限制冷却速度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博迈立铖,未经株式会社博迈立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9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