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芯制备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8457.X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4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毛祖宙;张勇;李骁;肖锦雯;许教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芯制备方法及装置,S1、牵拉连续隔离膜的起始端至预定位置以形成第一隔离膜;S2、将第一极片层叠在所述第一隔离膜上;S3、将所述第一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分离,以使所述连续隔离膜形成新的起始端;S4、牵拉所述连续隔离膜新的起始端至预定位置以形成第二隔离膜;S5、将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层叠在所述第二隔离膜上;S6、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分离以获得极芯基层。第一隔离膜不存在弯折部分,因此不会挤压第一极片,第一隔离膜不会产生褶皱,避免第一极片发生变形的情况出现。牵引第一隔离膜的过程中,第一隔离膜受力均衡,避免第一隔离膜产生水样皱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芯制备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容量充电电池已经成为发展趋势。锂电子电池作为大容量充电电池的一种,因其具有能量存储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的中流砥柱。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中,制备极芯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极芯一般由依次层叠的正极片、隔离膜和负极片组成。在将隔离膜制备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时,目前采用的方法为隔离膜连续不间断成“Z”形折叠,然后正极片和负极片依次置于隔离膜的之间,由此制成极芯。
然而,隔离膜在成Z形折叠过程中,折叠出来的每一层的隔离膜,位于边处的弯折部分会挤压位于中部的平整部分,导致每一层的隔离膜中部产生褶皱;尤其是制备宽度较大的电池时,所需的每一层的隔离膜长度比较长,此时褶皱更加严重。且由于每一层的隔离膜都有弯折部分,该弯折部分极易造成极片的边缘受损,导致制备的成品极芯局部析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芯制备方法及装置,每一层的隔离膜相互独立,没有弯折部分,因此隔离膜不会产生褶皱,也不会挤压极片,提升了成品极芯的品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芯制备方法,包括:S1、牵拉连续隔离膜的起始端至预定位置以形成第一隔离膜;S2、将第一极片层叠在所述第一隔离膜上;S3、将所述第一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分离,以使所述连续隔离膜形成新的起始端;S4、牵拉所述连续隔离膜新的起始端至预定位置以形成第二隔离膜;S5、将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层叠在所述第二隔离膜上;S6、将所述第二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分离以获得极芯基层。
如上所述的极芯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S6之后,所述极芯制备方法还包括:S7:重复所述步骤S1至步骤S6预定次数,以获得预定层数的层叠极芯基层;所述预定次数和所述预定层数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
如上所述的极芯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将至少两个第一极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膜上;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将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一极片极性相反的第二极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膜上;在步骤S7之后,所述极芯制备方法还包括:S8、沿所述间隔分切所述极芯基层以获得至少两个极芯。
如上所述的极芯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固定连续隔离膜的起始端,然后牵拉连续隔离膜的起始端,以使所述连续隔离膜放卷至形成第一隔离膜;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固定所述连续隔离膜新的起始端,然后牵拉所述连续隔离膜新的起始端,以使所述连续隔离膜放卷至形成第二隔离膜。
如上所述的极芯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之后,以及所述步骤S2之前,所述极芯制备方法还包括:S10、固定所述第一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连接处;然后移动所述第一隔离膜,在所述第一隔离膜移动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放置台的台面上标定的位置,校正所述第一隔离膜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隔离膜铺设在放置台的台面上;在所述步骤S4之后,以及所述步骤S5之前,所述极芯制备方法还包括:S40、固定所述第二隔离膜和所述连续隔离膜的连接处,然后移动所述第二隔离膜,在所述第二隔离膜移动的过程中,基于所述放置台的台面上标定的位置,校正所述第二隔离膜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二隔离膜铺设在所述第一极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