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布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8188.7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一;王英波;罗云;张晓云;尹梅琪;王伟;高启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2G1/06;B65H54/44;B65H54/547;B65H57/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布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线路布设装置,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立架,立架上转动安装有主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一从动压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从动压轮和两个卷线轮支撑装置;主驱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对啮合于主驱动齿轮的两侧,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压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轮外侧,第二从动压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轮内侧;第一从动压轮与第一传动轮、第二从动压轮与第二传动轮对不同线缆压合滚动传输,完成布线;能同步对多种线缆进行布线作业,提高布线效率,且不会对线缆造成拉伸损伤,提高电力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配电线路布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电源分布及容量变化大,移动式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的需求日益增多。配电线缆布设是安装此类变电站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成卷线缆重量大,人工布设线缆,效率极低且容易磨损线缆。对于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线缆,其卷线轮尺寸均不相同,现有的布线设备无法适用,适用范围小,通用性差;且在布设线缆时,通常需要多种线缆同时布设,现有布线设备无法对多种线缆同步布设,且易对线缆造成拉伸损伤,从而影响电力施工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今的线缆布设中,人工布设线缆效率极低且容易磨损线缆,而现有的布线设备无法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卷线轮,通用性差,且无法对多种线缆同步布设,易对线缆造成拉伸损伤,从而影响电力施工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布设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配电线路布设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架,所述立架上转动安装有主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一从动压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从动压轮和两个卷线轮支撑装置;所述主驱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相对啮合于所述主驱动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压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轮远离主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从动压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轮靠近主驱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从动压轮与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从动压轮与第二传动轮分别对两个卷线轮支撑装置上的线缆压合滚动传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传动轮、第一从动压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二从动压轮外圈均开设有与线缆匹配的凹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底座的后侧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导向线缆的导向环。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立架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卷线轮支撑装置包括转筒、驱动电机、定位筒和支撑块;所述转筒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立架转动连接;所述转筒与所述定位筒同轴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同轴线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筒的内部,且其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定位筒上环形阵列有径向的转杆,所述转杆的外端螺纹旋接有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相邻支撑块间通过限位装置滑动连接;所述转杆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定位筒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内端安装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撑块呈向外凸的弧面板状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撑块外侧面覆有弹性橡胶垫。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连杆,所述限位连杆一端与一侧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另一侧的支撑块上开设有导向所述限位连杆的滑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转杆数量为3个或4个;所述定位筒截面呈多边形,其截面形状边数与所述转杆的数量对应;所述转杆与所述定位筒侧面垂直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混合室内定位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精密过滤器组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