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与实训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8182.X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测试 组件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和实训平台,其中,该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包括电池模块、充电模块、负载模块以及电池管理模块,各模块均具有独立的端子,可以通过导线相互连接,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回路,从而分步实现并调试动力电池包的各个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导线将充电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以及电池模块连接,以构成充电回路,再通过测量仪器进行充电线路调试;还可以通过导线将电池模块、电池管理模块以及负载模块构成放电回路,再进行放电回路调试;还可以在所有模块都在装配完成后,进行整机调试,或者将各模块与上位机进行软硬件联调,本发明实现了用户动手组装及调试动力电池包,从而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与实训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能源、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电动汽车所使用的能源相对清洁、排放少、低噪声等优点成为现今解决,这也使得电动汽车的需求愈来愈大,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电动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今急需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维修人员。
但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结构和工作原理复杂,通过视频或者PPT的演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不足,学生学习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旨在提供动力电池包的组件供学生动手实际动手组装和调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用于实训平台,所述实训平台包括上位机,该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安装槽;
电池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电池模块具有电源端子及控制信号接入端子;
充电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充电模块具有输入接口和输出端子,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入供电电压,所述输出端子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子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入供电电压,并将供电电压转换为充电电压为所述电池模块充电;
负载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负载模块的具有输入端子,所述负载模块的输入端子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子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用于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放电;
电池管理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具有控制端子、通信端子以及采集端子;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通信端子与所述上位机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采集端子与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源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子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控制信号接入端子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信息并输出至上位机,以接收上位机根据所述电池信息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池模块的工作。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块的电池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电池组、总正电子开关、总负电子开关;
所述总负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总负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总正电子开关输入端连接,所述总正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端子连接;
所述总负电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总负电子开关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控制端子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以及维修开关;
所述第一电池组负极为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第一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维修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维修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组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组的正极为所述电池组的正极;
所述第一电池组由多节单节电池组成,多节所述单节电池串联设置;
所述第二电池组由多节单节电池组成,多节所述单节电池串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