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穴位埋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8106.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H39/08;A61F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莫***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穴位 埋线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穴位埋线器,包括枪体、针管、驱动机构、针芯和通气管;枪体包括枪杆以及连接于枪杆的下部的手柄,枪杆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孔;针管的后部设有活塞缸,活塞缸适配于导向孔内,针管的前端从枪杆的前端穿出;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塞缸沿导向孔前后移动;针芯穿插于针管内,针芯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适配于活塞缸内;通气管穿插于第一活塞后侧的导向孔内,通气管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适配于活塞缸内,第二活塞上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第一通孔,通气管的后端固定于枪体的后部,枪体的后部设有与通气管连通的第二通孔。本发明避免了退针时出现针管将线体带出的情况,降低了穴位埋线的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穴位埋线器。
背景技术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植入人体穴位内,利用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包括“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刺激效应”两个方面,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常用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糖尿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肥胖症等疾病的治疗。
穴位埋线是需要使用到穴位埋线器,现有的穴位埋线器包括针管和针芯,使用前需将相应型号的无菌羊肠线装入针管内,埋线时,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已消毒的穴位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夹乙醇棉球,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快速进入皮肤,然后缓慢推针到治疗所需的深度,用右手食指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到皮下时快速出针,同时左手用棉球按压针眼。
上述穴位埋线器存在如下缺陷:(1)退针时,需要一边退针管,一边推针芯,如果两者没有配合好,容易出现针管将线体带出的情况,因而对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2)埋线时,需要用手指绷紧已消毒的穴位的两侧,容易造成已消毒的穴位被污染;(3)埋线的深度完全依靠经验,无法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穴位埋线器,以避免退针时出现针管将线体带出的情况,降低穴位埋线的操作难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穴位埋线器,包括:枪体,所述枪体包括枪杆以及连接于所述枪杆的下部的手柄,所述枪杆内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向孔;针管,所述针管的后部设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适配于所述导向孔内,针管的前端从所述枪杆的前端穿出;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缸沿所述导向孔前后移动;针芯,所述针芯穿插于所述针管内,针芯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适配于所述活塞缸内;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穿插于所述第一活塞后侧的导向孔内,通气管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适配于所述活塞缸内,第二活塞上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通气管的后端固定于所述枪体的后部,枪体的后部设有与所述通气管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柄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驱动柄设于所述手柄的正后方,所述枪杆的后部的下侧设有沿导向孔的方向延伸并与该导向孔的下部连通的导向槽,所述驱动柄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活塞缸相连;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支撑连接于所述驱动柄和手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柄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贯穿驱动柄,一螺纹顶杆穿过螺纹孔并与其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顶杆的后端设有转动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缸的前部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的后侧设有套在所述针芯外并支撑在所述第一活塞和活塞缸之间的第二压缩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枪体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的凸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