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的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8079.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峰;王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26 | 分类号: | E04D3/26;E04B1/342;B28B1/20;B28B11/24;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吾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壁 圆柱形 跨度 预应力 混凝土 浇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及其浇筑装置。这种混凝土壳板,具有弧形的翼缘板,翼缘板外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主肋,主肋沿翼缘板长度方向设置,翼缘板端头部厚度h2≥翼缘板中心厚度h1。这种浇筑装置,具有滚筒以及送料装置,滚筒内壁设置有凹槽和分隔钢板,分隔钢板位于两个凹槽中间设置,凹槽内置有肋梁底模板;滚筒内腔设置有从动轴;送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位于滚筒底部设置,从动轴位于螺旋输送轴上方;滚筒外壁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浇筑的混凝土壳板具有受力合理、构造简单、制作方便,耐久性强,经济性好的优点,本发明的浇筑装置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是常规生产的10倍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壳板及浇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的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跨度混凝土屋面,一般都采用经济性较好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尤其以板梁合一的预制双T板、预制马鞍板、预制雁形板使用最多。他们的共同有点是,①采用预制构件,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质量容易控制,施工速度快,节能节水,符合国家装配式建筑政策导向。②采用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节约材料。③板梁合一,制作方便,构件数量少,运输吊装快,且纵向刚度好,承载力大。
预制双T板,制作简单,但屋面拼接形成板缝,需找平后做卷材防水,容易渗漏,耐久性差,且模具型号多投资大;预制马鞍板,双曲抛物面,双向受压,可以自防水,缺点是曲面浇筑效率低,保温性能差,且模具型号多投资大;预制雁形板,一模多用,模具型号少,缺点是,屋面需做卷材防水,容易渗漏,耐久性差,且其为单肋构件,运输和堆放稳定性差。
常规的大直径排水管,一般采用悬辊法制作,即圆形钢模具悬挂在辊轴上,通过辊轴的转动,带动圆形钢模的转动,使得混凝土料在模具周圈迅速摊铺平整,而且内侧必定为正圆形。但是,悬辊法如果用到大跨度圆柱面壳板,经计算,当跨度大于12m时,辊轴直径已经非常大,而且其弯曲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内壁厚薄不均,不能满足构件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的浇筑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具有弧形的翼缘板,翼缘板外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主肋,主肋沿翼缘板长度方向设置,翼缘板端头部厚度h2≥翼缘板中心厚度h1。翼缘板外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主肋,保持圆柱面翼缘板尺寸不变,主肋高度可根据生产要求浇筑不同的高度,当翼缘板跨度增加,可以增加主肋高度,保证跨高比(翼缘板跨度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板为1/3圆的弧形板,保证混凝土壳板刚度大、承载力高、整体性好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主肋横截面为梯形状,主肋大端部与翼缘板连接。主肋横设计成梯形状便于脱模。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板跨度<21m时翼缘板端头部厚度h2=翼缘板中心厚度h1。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板跨度≥21m时翼缘板端头部厚度h2>翼缘板中心厚度h1,可以防止翼缘板上端失稳。
一种上述内壁为圆柱形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壳板的浇筑装置,具有滚筒以及送料装置,滚筒内壁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成型主肋的凹槽和若干个分隔钢板,分隔钢板位于两个凹槽中间设置,凹槽内置有用于调节主肋高度的肋梁底模板;滚筒内腔设置有从动轴;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位于滚筒底部设置,从动轴位于螺旋输送轴上方;所述滚筒外壁设置有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以及提供主动轮动力的电机,主动轮与滚筒外壁接触,主动轮转动带动滚筒随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武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8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