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机的模块化电控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7424.3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辛德忠;陈科宇;肖玉清;万军;刘小华;窦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模块化 电控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机的模块化电控箱,属于钻机电控箱领域,包括抽拉底板,所述抽拉底板上设有模块放置板,所述模块放置板包括顶板和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顶板底面侧边;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模块的导轨,所述模块包括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继电器模块、控制器及扩展模块;所述顶板上和支撑侧板上均设有穿线通孔,用于穿线并在顶板底面布线。该布局方式充分利用好电控箱内空间,采用模块放置板底部走线方式,使电控箱内整洁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钻机电控箱领域,涉及一种钻机的模块化电控箱。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9659794U的中国专利“一种煤矿井下小型隔爆电控箱上下平移式快开门机构”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小型隔爆电控箱上下平移式快开门机构,解决了现有传统煤矿井下隔爆电控箱需多条紧固螺栓固定闭锁,检修维护电控箱时箱门开合困难繁琐等问题,但该方案仅涉及到煤矿井下小型隔爆电控箱的上下平移式快开门机构,虽能解决电控箱频繁开合后,极易出现的磨损状况使隔爆面贴合不严密等问题,但却未对电控箱内部布局方式进行分析。公开号为CN108449001A的中国专利“电控箱、电控箱的模块化组合方法及装置”,利用模块化布置方式,提高通用化程度,易于实现快速维护更换,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通用化程度差的问题,但未提供具体的箱体内部布局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箱及电控箱内的模块化布局方式,包含可抽拉式底板、模块化布局、线路布局、接线方式等,提高电控箱内的空间利用率,使走线更整洁,更易于维护保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钻机的模块化电控箱,包括抽拉底板,所述抽拉底板上设有模块放置板,所述模块放置板包括顶板和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顶板底面侧边;
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模块的导轨,所述模块包括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继电器模块、控制器及扩展模块;
所述顶板上和支撑侧板上均设有穿线通孔,用于穿线并在顶板底面布线。
进一步,所述模块放置板的顶板为长方形,所述支撑侧板设置在顶板四边,向底面方向垂直延伸;在所述顶板的靠近两短边分别设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多个圆形通孔,用于安装所述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二导轨包括两个方形通孔,用于安装控制器及扩展模块。
进一步,所述穿线通孔包括:在所述顶板上靠近第一导轨的一侧设有两排条形通孔,在所述支撑侧板上设有一排条形通孔,用于为所述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穿线;在所述顶板上靠近第二导轨的一侧设有一排条形通孔及一排圆形通孔,用于为所述控制器及扩展模块穿线。
进一步,在所述顶板的底面平行于条形通孔设有多排穿线条,所述穿线条呈U型,用于固定线缆。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的外侧线缆穿过支撑侧板上的条形通孔进入顶板底面,内侧线缆穿过顶板上靠近第一导轨的条形通孔进入顶板底面,外侧线缆和内侧线缆均穿过多排穿线条,再从顶板上靠近第二导轨的条形通孔穿出,连接控制器及扩展模块。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包裹所述控制器及扩展模块的安装架。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及扩展模块顶部设有穿腔端子,用于与开关电源模块、本安电源模块、安全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引出的线缆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布局方式充分利用好电控箱内空间,采用模块放置板底部走线方式,使电控箱内整洁美观。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7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