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连续式自动干燥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7143.8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樊世友;杨晨;李廷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龙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15/00 | 分类号: | F26B15/00;F26B25/00;F26B21/00;F26B21/04;F26B2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连续 自动 干燥机 | ||
本发明涉及立体连续式自动干燥机,包括机箱和热风干燥系统,热风干燥系统用于对机箱内部进行干燥;所述机箱内部设有上料装置、一层移动模块、二层移动模块、三层移动模块、一三层升降模块、二三层升降模块和托盘;所述三层移动模块位于一层移动模块的正上方,二层移动模块位于三层移动模块和一层移动模块之间;本发明采用上料装置通过升降穿过托盘,可实现自动上下料,避免人工拿取上下料,对产品产生污染;通过带动托盘在机箱内进行移动,通过控制托盘移动速度,可自动控制干燥节奏,保证干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立体连续式自动干燥机。
背景技术
对于原材料、自动化零件和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其进行烘干干燥处理。
现有的干燥设备上料和下料均需要人工进行上下料,人工的对产品频繁取放极易对产品产生污染,影响产品质量,且现有的干燥设备只有单一的干燥时长,干燥效果不佳,无法适用不同产品,无法进行的内部干燥节奏无法控制,对于干燥时长无法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立体连续式自动干燥机,可自动上下料,可自动控制干燥节奏,保证干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立体连续式自动干燥机,包括机箱和热风干燥系统,热风干燥系统用于对机箱内部进行干燥;所述机箱内部设有上料装置、一层移动模块、二层移动模块、三层移动模块、一三层升降模块、二三层升降模块和托盘;所述三层移动模块位于一层移动模块的正上方,二层移动模块位于三层移动模块和一层移动模块之间;所述一三层升降模块具体有两个,分别位于一层移动模块和三层移动模块之间且位于一层移动模块和三层移动模块两端;所述二三层升降模块具体有两个,分别位于二层移动模块和三层移动模块之间且位于二层移动模块的两端;所述二层移动模块和两个所述二三层升降模块位于两个所述一三层升降模块之间;所述托盘具体有多个,分别放置到一层移动模块、二层移动模块、三层移动模块、一三层升降模块、二三层升降模块上;所述一三层升降模块和二三层升降模块均连接有总驱动机构,且相邻的一三层升降模块和二三层升降模块的转向相反,且相邻的两个二三层升降模块的转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机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滑台组件和翻转滑台组件;所述固定滑台组件包括一层滑台、二层滑台和竖直限位板;所述一层滑台位于一层移动模块的正上方且一层移动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二层滑台位于二层移动模块的上方且沿着二层移动模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竖直限位板具体有多个,分别位于一三层升降模块和二三层升降模块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滑台组件位于三层移动模块的下方;所述翻转滑台组件包括两个翻转轴,两个所述翻转轴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机箱上且位于三层移动模块的两侧;每个所述翻转轴一侧连接有翻转滑台,另一侧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有翻转气缸的一端,翻转气缸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机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一层移动模块、二层移动模块和三层移动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层移动模块包括传动轴、移动电机和第一链条组件;所述第一链条组件具体有两个,分别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传动轴和两个所述第一链条组件驱动连接,传动轴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链条组件的链条转动,且传动轴的一端与移动电机驱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链条组件的链条上均连接有多个推块,多个所述推块沿着链条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三层升降模块和二三层升降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一三层升降模块具体为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链条组件,每个所述第二链条组件的链条上均连接有多个提块,多个所述提块沿着链条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具体采用升降式滚筒输送线;所述机箱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料装置位于进料口内,且位于一层移动模块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龙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龙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7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