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6295.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磊;赵继雄;王猜;陈俊峰;王连华;杨帅;王腾辉;郑健康;屠洁;廖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9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1.一种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然后再使用经纬仪测定出导墙(1)点,并用钢尺和白灰画出导墙线;
S2,制作导墙:使用挖掘机沿导墙线挖出导墙沟,并清理导墙沟内杂物,将导墙沟修理平整,在导墙沟的内壁绑扎钢筋网并支设导墙模板,向导墙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形成导墙(1);
S3,成槽:在导墙(1)之间开挖出连续墙槽(2),使用抓斗机将连续墙槽(2)内的土取出,连续墙槽(2)包括呈直线排列布置的多个T形槽(21);
S4,制作钢筋笼:用钢筋捆绑焊接成型出多个T形钢筋框(3),所述T形钢筋框(3)的形状和T形槽(21)的形状一致,所述T形钢筋框(3)内固定有竖向布置的暗柱框(4),所述暗柱框(4)的顶部高于所述T形钢筋框(3)的顶部且后期伸出该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上表面;
S5,制作连接件:用钢板焊出接第一连接件(5),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截面为H形状并形成两个第一插槽,相邻两个所述T形钢筋框(3)相互靠近的侧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连接件(5)的两个第一插槽中,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5)和所述T形钢筋框(3)焊接固定以形成第一起吊体;
S6,下钢筋笼、连接件和导管:用起吊设备将第一起吊体吊起并放入T形槽(21)中,将注浆导管缓慢放入T形槽(21)内,使注浆导管底部离T形槽(21)的槽底留有间隙;
S7,浇筑成墙:通过注浆导管向连续墙槽(2)的内部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形成该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3中,连续墙槽(2)还包括直线槽(22),所述直线槽(22)和位于侧边的所述T形槽(21)相连通;
在上述步骤S3中,用钢筋捆绑焊接成型出多个条状钢筋框(6),所述条状钢筋框(6)内固定有竖向布置的暗柱框(4),所述暗柱框(4)的顶部高于所述条状钢筋框(6)的顶部且后期伸出该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上表面;
在上述步骤S5中,用钢板焊出接第二连接件(7),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截面为H形状并形成两个第二插槽,相邻两个所述条状钢筋框(6)相互靠近的侧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连接件(7)的两个第二插槽中,将所述第二连接件(7)和所述条状钢筋框(6)焊接固定以形成第二起吊体,
在上述步骤S6中,用起吊设备将第二起吊体吊起并放入直线槽(22)中,将注浆导管缓慢放入直线槽(22)内,使注浆导管底部离直线槽(22)的槽底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S3中,在T形钢筋框(3)和条状钢筋框(6)内均焊接固定斜钢筋(8),所述斜钢筋(8)斜向贯穿所述暗柱框(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柱框(4)包括一圈成矩形布置的竖钢筋(41)和多个钢筋环(42),所述竖钢筋(41)和所述钢筋环(42)通过铁丝捆绑固定或者焊接固定,多个所述钢筋环(42)上下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钢筋(41)的顶部设置有外螺纹且螺纹装配有螺纹套(43),所述螺纹套(43)用于连接外部支撑加强柱内的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槽(22)的宽度小于所述T形槽(21)的宽度,所述条状钢筋框(6)的宽度小于所述T形钢筋框(3)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62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