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血清鞘氨醇-1-磷酸的试剂在制备用于区分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5122.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军;张金兰;段钟平;蒋莹莹;刘梅;陈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血清 鞘氨醇 磷酸 试剂 制备 用于 区分 肝硬化 肝细胞 试剂盒 中的 应用 | ||
1.提取或检测血清Sph(d18:1)-1-P的试剂在制备用于区分待测对象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2.血清Sph(d18:1)-1-P在制备或筛选用于区分待测对象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用于区分待测对象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试剂为提取或检测血清Sph(d18:1)-1-P的试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区分待测对象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来自于待测对象的血清样品,通过HPLC-MS/MS检测血清样品中的血清Sph(d18:1)-1-P水平;将所得血清Sph(d18:1)-1-P水平与参考值进行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当待测对象所患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未知时,检测血清样品中的血清Sph(d18:1)-1-P水平前不包括对待测对象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进行判断的步骤;
当检测血清样品中的血清Sph(d18:1)-1-P水平前待测对象的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已知时,病因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病因为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对象的甲胎蛋白为阴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得血清Sph(d18:1)-1-P水平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时,血清Sph(d18:1)-1-P的参考值为56.29pmol/0.1ml,当血清Sph(d18:1)-1-P的水平大于56.29pmol/0.1ml时,判断为肝细胞癌;当血清Sph(d18:1)-1-P的水平小于56.29pmol/0.1ml时,判断为肝硬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待测对象为中国人口;可选地:待测对象选自以下一种:所患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未知的中国人口,所患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中国人口;进一步可选地,所患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未知的中国人口,所患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病因为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肝静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中国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区分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试剂盒中包括含有血清Sph(d18:1)-1-P的血清样品作为阳性对照。
9.一种用于区分待测对象为肝硬化或AFP阴性的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由选自以下生物标志物中的一种、两种、三种、四种、五种、六种或六种以上组成:Cer(d18:1/26:0)、Cer(d18:1/26:1)、Cer(d18:1/16:1)-1-P、HexCer(d18:1/18:0)、HexCer(d18:1/18:1)、dhSph(d18:1/18:0)、dhSph(d18:1/18:0)-1-P、dhCer(d18:0/24:1)-1-P、HexSph(d18:1)、Sph(d18:1)-1-P。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由Sph(d18:1)-1-P以及选自Cer(d18:1/26:0)、Cer(d18:1/26:1)、Cer(d18:1/16:1)-1-P、HexCer(d18:1/18:0)、HexCer(d18:1/18:1)、dhSph(d18:1/18:0)、dhSph(d18:1/18:0)-1-P、dhCer(d18:0/24:1)-1-P、HexSph(d18:1)中的一种、两种、三种、四种或四种以上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51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