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光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电光调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65004.1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全;刘桂银;王金翠;李真宇;杨超;连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5 | 分类号: | G02F1/035;G02F1/03;G02B6/122;G02B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光 晶体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调制器 | ||
1.一种电光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光晶体薄膜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硅衬底层(110)、二氧化硅层(120)、硅波导层(130)、包覆隔离层(140)和功能薄膜层(150);所述硅波导层(130)嵌入到所述包覆隔离层(140)中;
所述包覆隔离层(140)的折射率低于所述功能薄膜层(150)的折射率,所述包覆隔离层(140)做平坦化处理,且可与所述功能薄膜层(150)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薄膜层(150)选自铌酸锂、钽酸锂、KTP以及RTP中的一种,所述功能薄膜层(150)的厚度为50-3000nm或400nm-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隔离层(140)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所述包覆隔离层(140)平坦度小于1nm,粗糙度小于0.5nm;
所述包覆隔离层(140)由第一包覆隔离层(1401)和第二包覆隔离层(1402)组成;
所述第一包覆隔离层(1401)位于硅波导层上方,厚度为20nm-2000nm;所述第二包覆隔离层(1402)设置于硅波导层中并与硅波导层齐平,所述第二包覆隔离层(1402)的厚度等于硅波导的厚度;
所述第一包覆隔离层(1401)和第二包覆隔离层(1402)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波导层(130)的形状为脊型条状结构,所述硅波导层(130)中脊型波导的宽度为50nm~50μm,厚度为50nm~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晶体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连接层(160),所述硅连接层(160)位于所述二氧化硅层(120)以及硅波导层(130)之间;
所述硅连接层(160)和硅波导层(130)的厚度之和为50nm-50μm,所述二氧化硅层(120)的厚度为50nm-5μm。
6.一种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光晶体薄膜。
7.一种电光晶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绝缘体上硅结构,对所述绝缘体上硅结构的顶层硅进行刻蚀,形成硅波导层;其中,所述绝缘体上硅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硅衬底层、二氧化硅层和顶层硅;刻蚀后在所述硅波导层中形成凹槽结构;
在所述凹槽结构内填充包覆隔离层,对所述包覆隔离层进行平坦化处理;
在所述包覆隔离层上制备目标厚度的功能薄膜层,得到电光晶体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绝缘体上硅结构的顶层硅进行刻蚀,包括:采用干法刻蚀法对顶层硅进行刻蚀,将顶层硅刻蚀成脊型条状结构硅波导;其中,顶层硅完全被刻蚀或部分被刻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结构内填充包覆隔离层,对所述包覆隔离层进行平坦化处理,包括:
在所述凹槽结构内填充包覆隔离层,所述包覆隔离层将凹槽结构填充,并将硅波导层覆盖,对所述包覆隔离层进行抛光处理,本步骤重复至少三次;
其中,最后一次抛光在硅波导层上方保留目标厚度的包覆隔离层,所述包覆隔离层的粗糙度小于0.5nm,表面平坦度小于1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波导层上制备包覆隔离层的方法包括:沉积法、磁控溅射、蒸发或电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离子注入法和键合分离法,或者,利用键合法和研磨抛光法,在所述包覆隔离层上制备功能薄膜层。
12.一种电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电光晶体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50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及其双绕组电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桌面均匀打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