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4939.8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李雅琳;张璇;王骞;李巍;韩悦;朱洪雨;邢浩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H02H7/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太阳电池 分流 调节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包括:有损缓冲电路、无损缓冲电路和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其中,有损缓冲电路用于以有损方式释放所述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磁场能,用于连接供能单元;无损缓冲电路连接所述有损缓冲电路,用于以无损方式释放所述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磁场能,用于连接母线;开关管分别与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和无损缓冲电路连接,第二电阻接地。能够通过有损缓冲电路和无损缓冲电路结合的方式将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能量释放到母线上或者释放到电路中,从而提高了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减小半导体器件电压及电流应力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
背景技术
缓冲电路是电力电子器件的一种重要的保护电路,缓冲电路在电力电子系统中广泛采用。目前,缓冲电路主要采用RC型电路、RCD型电路等,但是这些缓冲电路对减小半导体器件电压及电流应力的能力比较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能够提高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减小半导体器件电压及电流应力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包括:
有损缓冲电路,用于以有损方式释放所述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磁场能,用于连接供能单元;无损缓冲电路,连接所述有损缓冲电路,用于以无损方式释放所述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磁场能,用于连接母线;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所述开关管分别与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和所述无损缓冲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接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有损缓冲电路和无损缓冲电路结合的方式将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的能量释放到母线上或者释放到电路中,从而提高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减小半导体器件电压及电流应力的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管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和所述无损缓冲电路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第二端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包括:
限流单元,分别与所述无损缓冲电路和所述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连接,用于吸收所述限流单元两端的突变电压;
有损缓冲单元,分别与所述限流单元、所述无损缓冲电路连接和所述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连接,吸收所述限流单元中释放的磁场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有损缓冲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串联形成RC串联电路,所述RC串联电路与所述限流单元并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连接所述RC串联电路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端连接所述RC 串联电路第二端,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端和所述RC串联电路第二端均连接所述无损缓冲电路,所述第一电感第一端和所述RC串联电路第一端均连接所述供能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无损缓冲电路包括:变压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和所述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连接,用于减小所述低损耗太阳电池分流调节模块中电流上升速度;无损缓冲单元,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单元、所述有损缓冲电路和所述开关管和第二电阻串联电路连接,用于将母线反灌电流输送到所述变压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航天新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