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4239.9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伍强;展华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陈艺文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迁移 学习 设备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获取的设备录音进行提取和判断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01,从所述的设备录音中的至少一段音频区域提取声学特征;
步骤S102,使用源领域特征模型从所述声学特征中提取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
步骤S103,使用目标领域分类模型分类所述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判断所述设备是否是异常设备;
所述目标领域分类模型包括有监督模型和无监督模型;在有异常设备音频的情形下,目标领域分类模型采用有监督模型,在无异常设备音频的情形下,目标领域分类模型采用无监督模型;
在采用有监督模型时,目标领域分类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目标领域的设备音频样本及其真实标签;
步骤S302,提取音频样本的声学特征;
步骤S303,声学特征输入到源领域特征模型中,使用源领域特征模型得到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
步骤S304:将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输入到目标领域分类模型中,得到音频样本的预测标签;
步骤S305,比较音频样本的预测标签和真实标签,得到目标领域的预测误差Ltarget_supervision;
步骤S306,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第二最大迭代次数或预测误差Ltarget_supervision小于设定的第二最小误差,如果是,则训练结束,否者转到步骤S307中;
步骤S307,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更新目标领域分类模型的权重参数:
其中,β是第二学习率,Wtarget_supervision′是更新后的权重参数,Wtarget_supervision是更新前的权重参数,再执行步骤S308;
步骤S308,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更新源领域特征模型的参数:其中ε是第一学习率,Worg是更新前的参数,Worg′是更新后的参数,再返回步骤S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学特征包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或能量归一化倒谱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领域特征模型的源领域是和音频识别相关的领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领域特征模型由深度神经网络构成,所述深度神经网络是卷积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和延时神经网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网络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领域特征模型通过训练获得,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源领域的音频样本及其真实标签;
步骤S202,提取音频样本的声学特征;
步骤S203,将声学特征输入到源领域特征模型中,提取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并得到音频样本的预测标签;
步骤S204,比较音频样本的预测标签和真实标签,并得到源领域的预测误差Lorg;
步骤S205,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第一最大迭代次数或预测误差Lorg小于设定的第一最小误差,如果是,则训练结束,否者转到步骤S206中;
步骤S206,通过反向传播的方式更新源领域特征模型的参数,更新方式为:其中ε是第一学习率,Worg是更新前的参数,Worg′是更新后的参数,再返回步骤S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设备异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无监督模型时,目标领域分类模型的训练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目标领域的设备音频样本;
步骤S402:提取音频样本的声学特征;
步骤S403:声学特征输入到源领域特征模型中,使用源领域特征模型得到设备的声纹特征向量;
步骤S404:采用无监督方法对S403的声纹特征向量进行建模,得到目标领域分类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42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