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萧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63362.9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章理超;闻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半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塘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萧,包括萧管体,在所述萧管体最大处内径到最小处内径呈均匀变化,在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处分别扩大0.16毫米。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使箫的声音不外放,演奏加压更加省力,音色层次更加丰富。共鸣更大,且声音明亮而朦胧,处于“过”与“不及”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萧。
背景技术
三国曹魏时期的如淳在《汉书音义》里给洞箫做了定义:“洞者,通也。箫 之无底者,故曰洞箫。释名:箫,肃也,言其声肃肃然清也”,通透而又肃然清 雅。这个对箫的审美定位,可谓非常精准。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曾用文学语言记录了吹箫的场景:“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 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虽然箫声不绝如缕,但是与被感动的嫠妇是有距离的, 吹者并未主观表达悲伤,只是余音袅袅,荡起远处听者的情感。
这是一种间接的情感,在明清诗词中描写箫的诗句,往往都是不知道哪里飘 来的箫声,引起作者的思绪,而笛子的表达可能更加直接,更加浓烈。
民国时期的王世鼐在他的《笛怨辞》中写道:“笛怨箫清听未真,江湖旧雨 散成尘。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在这段描写中,似乎笛近箫远, 笛子是情绪故事中的人,而箫是旁观的讲述者。箫的“清”字是一种有距离感的 美学,不崇尚浓烈而是淡然的看待一切,如同清茶一般。
由此可见,箫的音色共鸣需要含蓄一些,内敛一些,用王维的一句诗来形容 箫的声音“明月松间照”,朦胧的美,明亮的心。。而市面上也没有一款大共鸣大 张力竹笛;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良,设计一款大共鸣大张力竹笛, 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萧,其特征在于:包括萧管体,在所述萧管体最大处内径到最小处内径 呈均匀变化,在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处分别扩大0.13-0.17毫米。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F调箫时,其内径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半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半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3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松螺栓螺母
- 下一篇:一种冶金管件冲孔设备及管件冲孔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