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2110.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君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除尘装置,包括前机壳、后机壳、集尘箱、吸尘电机、主扶手、中导板、蓄电池、两个前轮及两个刷组机构;前机壳底部设有若干吸尘管,刷组机构包括下架及下轴,刷轴上固定有接刷锥齿轮,下轴上固定有接轴锥齿轮,后轴上固定有主齿轮,下轴上固定有副齿轮;吸尘管下端与地面间距为20至40毫米,吸尘管数目为6至18个;后吸管下端与地面间距为4至8毫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灵活地转换位置,从而对地面有效地进行灰尘、杂质清理,通过内导滚刷提高了相对清理面积,且可以将附着在地面上的灰尘、杂质刮离地面,提升了清理效果,工作过程中蓄电池只给吸尘电机供电,其它部件均通过人力推动即可实现功能,节能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化设备、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厂房内容易出现一些甚至是大量的灰尘及杂质,这就需要专门使用除尘装置来进行除尘。灰尘产生后,一开始停留在空中,而后大部分会落在厂房的地面上。目前的工业除尘设备多为固定设备,在除尘灵活性上有所欠缺,且在吸尘吸力不变的前提下,吸尘清理的效果还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除尘装置,能够灵活地转换位置,从而对地面有效地进行灰尘、杂质清理,通过内导滚刷提高了相对清理面积,且可以将附着在地面上的灰尘、杂质刮离地面,提升了清理效果,工作过程中蓄电池只给吸尘电机供电,其它部件均通过人力推动即可实现功能,节能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除尘装置,包括前机壳、后机壳、集尘箱、吸尘电机、主扶手、设于前机壳底部且竖直布置的中导板、用于给吸尘电机供电的蓄电池、两个前轮及两个对称布置的刷组机构,刷组机构包括后轮;
所述前机壳底部设有若干竖直布置的吸尘管,后轮轴线垂直于中导板,两个刷组机构沿中导板对称布置,前机壳宽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中导板,集尘箱内设有竖隔板,隔板将集尘箱内部分隔成尘腔及空腔,集尘箱侧壁上设有与尘腔连通的集尘进气口、与空腔连通的集尘出气口及与尘腔连通的集尘清理口,集尘清理口上设有与集尘箱卡接的集尘清理门,竖隔板上设有过孔,过孔上设有隔尘滤网;
前机壳上方设有开口朝下的中转罩,前机壳顶面与后机壳齐平且共同构成机顶面,中转罩的开口被机顶面封住,中转罩上设有中转出气口,前机壳顶部设有与吸尘管一一对应的机壳出气口,吸尘管通过导尘软管连通至对应的机壳出气口,机壳出气口与中转罩内部连通,中转出气口通过中转管连通至集尘进气口,集尘出气口连通吸尘电机的进气端;
在一个刷组机构中:刷组机构还包括后轴及若干内导滚刷,后轴与后轮同轴连接,后轴与后机壳转动连接,内导滚刷包括刷轴及设于刷轴上的刷体,刷轴平行于中导板,刷轴与任一吸尘管分离,各刷轴轴线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各刷轴沿前机壳宽度方向依次布置;
在一个刷组机构中:刷组机构还包括设于后机壳上的下架及与下架转动连接的下轴,刷轴上同轴固定有接刷锥齿轮,下轴上同轴固定有与接刷锥齿轮啮合的接轴锥齿轮,后轴上同轴固定有主齿轮,下轴上同轴固定有副齿轮,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
主机壳底部设有与刷轴一一对应的轴架,刷轴与对应的轴架转动连接,刷轴一端、任一吸尘管及刷轴另一端沿刷轴轴向依次布置,各吸尘管沿前机壳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吸尘管下端与地面间距为20至40毫米,主扶手设于后机壳上,前机壳、后机壳及主扶手沿刷轴轴向依次布置,后机壳上设有竖直布置的后吸管,后吸管连通集尘进气口,一个刷组机构、后吸管及另一个刷组机构沿机壳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吸尘管数目为6至18个。
作为优选,所述后吸管上端设有封板,封板上设有与后吸管连通的后吸孔,后机壳上设有后吸硬管,后吸孔、后吸软管、后吸硬管及集尘进气口依次连通,后机壳上设有下限位块及下压弹簧,封板处在下限位块上方,下压弹簧上端连接后机壳,下压弹簧下端连接封板顶面,当封板接触下限位块时,后吸管下端与地面间距为4至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君,未经陈志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21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