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带隙组件及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2085.X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谷滨;郭凡玉;王新辉;罗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欣欣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带 组件 天线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磁带隙组件及天线,涉及天线技术领域,该电磁带隙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一金属片及第二金属片;第一介质层与第二介质层层叠设置;第一金属片设置于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第二金属片设置于第二介质层第二表面,第二金属片接地;第一介质层内设置有贯穿第一介质层的金属孔,金属孔的一端与第一金属片接触,金属孔的另一端与第二介质层接触,第二介质层将金属孔与接地的第二金属片隔离,将金属孔与地隔开,适用于压合工艺的PCB时,有效地降低了压合工艺的难度,同时利用非接地的金属孔与金属片形成电容及电感,建立LC回路,可以使得结构在工作频点谐振,提高工作带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带隙组件及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EBG)结构,为了建立LC回路使得结构在工作频点谐振,常采用蘑菇型结构,即金属和金属之间的缝隙形成电容,金属接地形成电感。蘑菇型结构的接地孔对性能有极大的影响,且接地孔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压合工艺中会带来加工难度。还有一些不采用接地孔的EBG结构,其实现通常采用金属本身自带的电感和电容正常工作,但工作带宽窄,谐振频率比蘑菇型结构高导致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磁带隙组件及天线,其能够降低现有的电磁带隙组件用于PCB压合时工艺难度,提高工作带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带隙组件,所述电磁带隙组件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一金属片及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介质层包括背离所述第二介质层的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背离所述第一介质层的第二介质层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金属片接地;所述第一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第一表面;所述第一介质层内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金属孔,所述金属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片接触,所述金属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介质层接触,所述第二介质层将所述金属孔与接地的所述第二金属片隔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相对;
所述第一侧边部分延伸形成第一金属条,所述第二侧边部分延伸形成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三侧边部分延伸形成第三金属条,所述第四侧边部分延伸形成第四金属条;
所述金属条的宽度小于对应的所述侧边的宽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条与所述第三金属条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四金属条形状相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为矩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为正方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介质层一体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金属贴片以及多个如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带隙组件,电磁带隙组件环绕所述金属贴片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磁带隙组件之间的距离随机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带隙组件环绕所述金属贴片呈周期排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带隙组件为有禁带或无禁带的电磁带隙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2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酸减菌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液压系统软管扣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