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环境下低气味高灼热丝阻燃聚丙烯合金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1307.6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徐东东;孔伟;周海堤;陈东;崔贤哲;阮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77/06;C08K13/06;C08K7/08;C08K5/3415;C08K5/5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杜亚 |
| 地址: | 2011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环境 气味 灼热 阻燃 聚丙烯 合金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下低气味高灼热丝阻燃聚丙烯合金组合物,包括100份聚丙烯、40~60份PA1012、20~30份无水硫酸钙晶须、4~8份N,N‑1,2‑乙烷双(5,6‑二溴降冰片烷‑2,3‑二酰亚胺)、2~4份磷酸三(三溴新戊基)酯和0.5~1.5份抗氧剂,其中,聚丙烯是采用氢调法制得,其熔融指数为3~5g/10mi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为3~5,无水硫酸钙晶须采用石膏水热法生产制得,且长径比为15~30。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实现阻燃、灼热丝、针焰等性能的基础上避免了某些过氧化物体系的气味问题,在高温高湿环境耐阻燃、针焰、灼热丝等性能低衰减,还具有良好高温下耐热变形能力,可以长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下低气味高灼热丝阻燃聚丙烯合金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逐渐变成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高温以及密闭的环境下产生的气味更容易被人察觉,并引起相关的担忧。浴室电加热器具(浴霸)是家居浴室环境中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品类,其使用时常常伴有加热吹风的功能,相关的加热温度在100℃左右,带有空气循环的热风温度在接近浴室电加热器具壳体的温度在80~90℃左右。同时由于浴霸开启时,浴室常常伴随着大量的湿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加热器具壳体所使用材料中的抗氧剂以及阻燃剂产生抽提作用,加上由于某些阻燃体系中的组分如过氧化物、引发剂等耐温性差,从而造成灼热丝性能、针焰和阻燃性能的降低。同时由于高温作用,材料之中的小分子物质逐渐被循环的热空气带出,造成浴室内气味过大。
目前解决相关气味问题的方法大多集中在一些常温环境,如关注最多的汽车气味,解决方案大多为添加多孔类吸附剂或选用特定阻燃物质尽量避免气味。由于在常温应用或正常工作状况下能用的体系,如矿物、阻燃剂、助剂等成分在高温下则可能产生难闻的气味,类似的方案在高温下适用性较差。例如:一些助剂如PE蜡,某些工艺的硬脂酸,由于其工艺的原因会残留低分子烷烃物质;另外,同一矿物其生产工艺和处理工艺的不同,在高温下其气味则明显不同,如硫酸钡,如果用硫酸法或芒硝法工艺,则会有H2S物质的残留,温度高时就会扩散出来。某些矿物如滑石粉是直接磨碎工艺,其所含有的小分子有机物也是气味的主要来源;这些都是一般使用环境下很难体现或察觉的,而在高温环境便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而相关的文献却很少涉及。
现有技术的吸附剂方案,因为高温下的扩散效应可能造成更大的气味问题,吸附剂由于其多孔结构,一般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将有机分子吸附,但高温会导致吸附力减弱,从而扩散出来。
典型的阻燃低气味专利(CN 107903496 B)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气味及针焰性能的阻燃聚丙烯,其虽然考虑了游离溴的影响,但其阻燃剂、矿物、助剂等无不在高温下产生气味,同时由于其采用了过氧化物作为阻燃剂组分,过氧化物在高温下会产生衰减导致阻燃等性能下降,并不适宜高温环境下应用。还有专利申请(CN 109721827 A)中,公开了一种低气味高光泽阻燃聚丙烯智能马桶专用料,其吸附剂方案在高温下产生扩散效应,同样很难实现相应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低气味高灼热丝阻燃聚丙烯合金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高温环境下低气味、灼热丝和针焰性能,且在高温和一定的湿度环境中低衰减且具有一定的模量和强度,保证材料在电机受力部位不产生塌陷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高温环境下低气味高灼热丝阻燃聚丙烯合金组合物,主要由聚丙烯、PA1012、无水硫酸钙晶须、N,N-1,2-乙烷双(5,6-二溴降冰片烷-2,3-二酰亚胺)和磷酸三(三溴新戊基)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之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1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