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60849.1 | 申请日: | 2020-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管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41H3/00 | 分类号: | A41H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片式翻驳领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服装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通过将最大收缩量位置取在翻折线上,无需归拔,穿着时翻驳领与脖颈的贴合度好,解决了翻领部不抱脖的问题。借此,本发明能当领造型变化、翻领宽度发生变化时,使倒伏量随之变化,有效解决不同造型、不同翻领宽度的倒伏量取值问题,一版到位,制图效率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步骤简单,初学者容易理解掌握,有利于制版技术的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
背景技术
翻驳领的制图中,倒伏量的大小决定着翻驳领与颈部的贴合度,领外口与后身、肩部的服贴度。传统的制图方法中,因领子造型的多变性、翻领宽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倒伏量取值只能凭经验预估,然后通过制作样衣反复调试以达到理想效果,制作过程中耗费人力财力,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翻驳领的制图步骤复杂,对于缺乏经验的初学者或服装院校学生来说,原理难理解,数据难记忆。
另外,目前市场上翻领与领座独立裁剪的两片式翻驳领,参见图4,样版制作过程中,收缩量取在分领线上,且两片式翻驳领拼合完成的翻领的下口线和领座的上口线相等,存在位置设计欠合理,穿着翻驳领与脖颈的贴合度欠佳的问题,需要有经验的工艺人员进行复杂的归拔操作来弥补修正。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提高服装设计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设定领相关尺寸:领座宽取n,翻领宽取m;
第一步:在原型前领口上开宽1cm确定前领宽点A,从A点出发顺肩线方向延长长度为(n-0.4)~(n-0.6)的距离确定点B,连接B与驳点确定驳领翻折线;
第二步:肩线上量取BC=m,得肩缝点C,以C为基准点,按照领部在前衣身上的款式效果,合理绘制驳头及翻领的前衣身部分,串口线与领下口交点为O;
第三步:取后领中心点为E,E向上取n确定点H,H向下回量m确定点G,后领口开宽1cm确定后领宽点D,曲线DE即是后领内口弧线;
第四步:过D点向上量取(n-0.4)~(n-0.6)取点L,LD垂直于DE,且此时LD=AB的长度,过L点量取m与后领相交得点K,即LK=m,连接GK,曲线GK即是后领外口弧线;
第五步:绘制后领片样版,其中ba=弧线ED,de=弧线GK,bd=m+n;
第六步:在bd上量取bv=n,并在og上取点t,并使vt平行于弧线bo,vt即为衣领翻折线;
第七步:将后领片样版拼合至前领片,连接obdfg,修顺领内口弧线bo,领外口弧线df;
第八步:复制翻领样版obdfg,过点a取1.2~1.7cm确定点h,过点e取1.8~2.2cm确定点f,fh为分割线1,bh领内口弧线上取三等分点,df领外口弧线上取三等分点,确定分割线2、分割线3;
第九步:分别在分割线1、2、3的翻折线处设计收缩量0.3~0.5、0.1~0.3、0.1~0.3cm;vt是翻折线,点v下取0.8~1.2cm确定点r,点t下取1.4~1.6cm确定点s,沿rs线剪开,翻领和领座分别将收缩量拼合收掉;
第十步:翻领按照翻折线处的最大收缩量进行拼合后,下口被同步缩小0.4~0.6cm,制作时拔开0.4~0.6cm的工艺处理,与领座的上口线相等并缝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两片式翻驳领的分领方法,所述工艺处理方法为手动拉开或熨斗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0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