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康复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60310.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付东辽;胡志刚;贺子骁;赵梦文;张帅;张晓兰;杜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李团胜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康复 手套 | ||
一种气动康复手套,涉及康复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柔性掌托(3)上设置气动人工肌肉(1)形成手型结构,可以辅助卒中患者早期伸展运动和拇指外展运动,其中气动人工肌肉为圆弧状结构,能很好的贴合脑卒中患者处于挛缩状态的手指,能有效替代人工操作训练,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过伸展力量可调,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等,本发明具有结构布局合理,使用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康复手套。
背景技术
根据调查发现,上肢功能占全身功能的60%,其中手功能占上肢功能的90%,且拇指功能丧失意味着手大部分功能丧失。而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六个月后,65%的患者有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其本人的生活。手功能十分精细,功能恢复难度较大,对手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目前的手功能康复疗法主要有传统的人工治疗和利用设备治疗。传统的人工治疗多为医护人员一对一服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容易坚持,再加上不同的人对康复训练的方法掌握程度不一,患者的依从性差,使得康复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现有的手功能康复设备,如上海司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羿生康复机器人手套、北京中健格美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手康复训练系统,多为帮助患者手指实现屈曲运动,锻炼患者手的抓握能力,而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初期时手指处于挛缩状态,需要借助外力将其打开伸展,目前还未发现针对这一方面康复训练的设备等。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就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长期技术诉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康复手套,本发明可以辅助卒中患者早期伸展运动和拇指外展运动,能有效替代人工操作训练,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过伸展力量可调,能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等。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康复手套,包括气动人工肌肉、柔性掌托和通气软管,在所述柔性掌托上设置一组气动人工肌肉形成手型结构,在每个气动人工肌肉的端部分别设置指尖固定机构,每个气动人工肌肉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通气软管连接气源形成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指尖固定机构为指尖魔术贴或医用胶带或尼龙扎带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气动人工肌肉为圆弧状结构。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气动人工肌肉包括堵头、乳胶管、编织网和弹性塑料片,在所述乳胶管的外缘面上包裹编织网,在编织网的外缘面上设置一条弹性塑料片,乳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堵头封堵,在其中一个堵头上设有软管连接孔,所述软管连接孔连接通气软管。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乳胶管、编织网和弹性塑料片的两端分别通过堵头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气动人工肌肉设置为五个,五个气动人工肌肉上的弹性塑料片分别位于五根手指的背侧。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气动人工肌肉设置为六个,其中五个气动人工肌肉上的弹性塑料片分别位于五根手指的背侧,第六个气动人工肌肉上的弹性塑料片位于大拇指的外侧。
所述的气动康复手套,所述每个通气软管的端部与气源之间分别设有充放气电磁阀和压力调节阀,所述充放气电磁阀通过线路连接电路控制系统。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60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