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8538.1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亮;黄活阳;马彦;孟思益;肖勇明;黎敏;罗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9/06;C08K7/14;C08J5/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常温下将硅烷偶联剂加入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玻纤粉搅拌一定时间,加入酸调节pH值为5.5-6.5;
S2、加入聚酰亚胺树脂粉末,继续搅拌均匀,过滤、干燥得复合材料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以下化合物: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以下化合物: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质量为玻纤粉和聚酰亚胺树脂粉末质量之和的0.5-1%;
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为玻纤粉和聚酰亚胺树脂粉末质量之和的1-3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所述玻纤粉为无碱玻纤粉,目数为100-400目;
所述搅拌一定时间为1-3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
所述玻纤粉与聚酰亚胺树脂粉末的质量比为1:4-7;
所述酸为乙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2中,搅拌速率为200-300r/min;
所述聚酰亚胺树脂粉末目数为100-3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所述继续搅拌时长为0.5-2.5h,
所述干燥温度为80-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
所述过滤方法为:将G1砂芯漏斗安装在抽滤瓶上,并用循环水泵连接抽滤瓶,启动循环水泵,将混合液倒入砂芯漏斗中,抽滤0.5-1h,无明显液体滴下时,断开循环水泵和抽滤瓶连接,关闭循环水泵,将滤饼取出;
所述干燥方法为:将滤饼均匀的平铺在不锈钢托盘上,物料厚度不超过2cm,放入鼓风烘箱中,设定温度为80-100℃,温度到达设定温度后,保持2-4h,关闭加热开关,降温至常温,卸料。
9.一种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由所述复合材料进一步制得复合材料板材,
所述复合材料板材进行摩擦系数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摩擦系数≤0.2,拉伸强度≥100MPa,弯曲强度≥160MPa,冲击强度≥200kJ/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纤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粉末加入到平板硫化机中进行模压成型制得复合材料板材;模压温度:340℃-390℃、压力:30-100MPa、时间:5-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