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场移动登机梯的导轨架升降旋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8231.1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海;宋桂香;韩云武;付振山;丁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F1/315 | 分类号: | B64F1/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白海燕;李国华 |
| 地址: | 25035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场 移动 登机 导轨 升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机场移动登机梯的导轨架升降旋向装置,用于升降和旋转登机梯的导轨架,设置四连杆铰链机构和升降动力装置,使得导轨架能够升降,设置旋向齿轮和旋向动力装置,使得导轨架能够旋转。解决了升降机构太高不利于在机场内行驶的难题,同时通过尺寸优化,有效解决了双向丝杠卡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场移动登机梯装置,特别是关于移动升降式旅客登机梯的导轨架升降旋向装置,用来增加旅客登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实现机场移动登机梯智能化管理。
背景技术
国内外机场常用的旅客登机设备有三种:一种是隧道式旅客登机桥,一种是普通移动式旅客登机梯,还有一种是为行动不便旅客准备的特殊旅客登机梯。
隧道式旅客登机桥成本较高,一套大型隧道式旅客登机桥的价格在500万美元左右,且占地面积较大,只能适用于大中型机场的固定登机口,由于机场的航站楼固定登机口有限,导致其使用频率较低,机动性差,使用范围有限。随着现代化机场客流量的增多,具有登机桥的登机口已经不够旅客登机使用,更多的旅客需要搭乘摆渡车经过一段相对远的距离到达飞机体下面,再通过登机车到达机舱中。
常规的移动旅客登机梯,是一种供旅客上下飞机用的移动式机场专用设备,登机梯以车为移动载体,在飞机到达机场后,登机车驶近飞机,安全缓慢的对接飞机舱门位置,为旅客提供上下飞机服务。这种登机梯上大多是以固定的梯蹬为主,由于乘客多,舱内过道狭窄,乘客在机舱的舱门边容易发生拥堵,梯蹬上也聚集很多人,人员拥挤,容易形成很多不安全因素,特别是给老、弱、病、残、孕旅客的登机或下机带来不便。再者,登机梯上部平台两侧的移动门都采用手动推拉的方式,使用起来费力且不便,容易夹伤,对接飞机时也有安全隐患。
特殊的旅客登机梯,是为行动不便的旅客顺利登机而准备,它包括有通过升降机构相连接的车架和活动式轿厢。轿厢前端设有用于对接飞机舱门的对接平台;轿厢后端设有供旅客登梯用的登车平台;通过登车平台将旅客运送进轿厢,并利用升降机构将轿厢举起,旅客通过对接平台顺利登机。
但现有辅助登机的升降机构均由多级的剪刀叉构成,不便于控制,也会导致运行不稳定。剪刀叉太高,下端需要通过滚轮安装在车架的滑轨上,由于滑轨较长以及现有加工精度不够高,滚轮在滑轨上滚动过程中,会出现偏摆的情况,导致剪刀叉的运行不够平稳。
如果将登机梯升降机构进行合理改进,也可应用到普通登机梯上,将固定登机梯改为可升降的登机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力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机场移动登机梯的导轨架升降旋向装置,是实现机场移动升降式登机梯的关键部件之一,使导轨架不仅可以升降,还可以旋转,用以解决升降机构太高不利于在机场内行驶的难题,来达到提高旅客登机的舒适性,为老、弱、病、残、孕旅客提供便利,提高对接飞机时的安全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机场移动登机梯的导轨架升降旋向装置,用于升降和旋转登机梯上的导向架,包括一车架固定块;
在所述车架固定块上铰接有连杆一、连杆二;
所述连杆一、连杆二又分别铰接左螺纹丝杠套、右螺纹丝杠套;
所述左螺纹丝杠套、右螺纹丝杠套又分别铰接连杆三、连杆四;
所述连杆三、连杆四又铰接到一旋向连接块上;
所述车架固定块、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左螺纹丝杠套、右螺纹丝杠套、旋向连接块在同一平面内铰接;
在所述左螺纹丝杠套与右螺纹丝杠套之间连接有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由升降动力装置驱动;
在所述旋向连接块上设置有旋向动力装置、小齿轮、大齿轮;所述旋向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大齿轮的轴固定连接到导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