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8201.0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明伟;莫绍强;刘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1/28 | 分类号: | A47L11/28;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拖地 机器人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其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第一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以及
拖地装置,所述拖地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所述拖地装置包括拖布单元、安装壳、第二驱动装置和联接装置;
所述拖布单元包括:
第一辊轮轴;
第一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轴上;
第二辊轮轴,其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
第二辊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辊轮轴上;
环状拖布,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外;
第一支架,其在所述第一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二辊轮轴方向延伸;
第二支架,其在所述第二辊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辊轮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辊轮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滑动连接;以及
锁止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上,其用于使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不同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所述环状拖布可随所述第一辊轮和/或所述第二辊轮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端,所述安装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半壳体,所述拖布单元设置在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半壳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辊轮轴转动;
所述联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内,其包括:
联接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与所述第一辊轮轴;以及
第三驱动装置,其用于使所述联接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当所述联接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当所述联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不可传递给所述第一辊轮轴,且所述拖布单元可从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锁止拉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铰接,其另一端具有滑动部;
连接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其上开有用于对所述滑动部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成心形,所述引导槽包括滑入滑出引导部、第一引导部、暂定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滑动部沿所述滑入滑出引导部和所述第一引导部滑动到所述暂定部并可暂时定位在所述暂定部,所述滑动部离开所述暂定部后沿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滑入滑出引导部滑动;以及
复位弹簧,其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开有一容置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导杆,所述复位弹簧的所述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导杆外,所述导杆可滑入到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限位臂,所述第二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一间距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限位臂与所述限位块抵接,当所述第一辊轮轴和所述第二辊轮轴之间保持第二间距时,所述滑动部暂时定位在所述暂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辊轮轴两端的带传动机构;
与所述第一辊轮轴平行设置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用于将两个所述带传动机构进行同轴连接;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连接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带轮上同轴连接有第一花键轴,所述联接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花键轴上的套部和设置在所述套部外的连接部,所述套部具有与所述第一花键轴相适配的花键槽,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辊轮轴的端部一体化设置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与所述花键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拖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2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