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8060.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肖雨轩;冷杰武;朱晓峰;李子晗;方基杰;罗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22 | 分类号: | G07C9/22;G07C9/23;G07C9/25;G07C9/2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合约 小区 安全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智能合约模块、用户操作模块和门禁终端;所述门禁终端的输出端与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用户操作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合约模块输入端和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均电性连接,所述智能合约模块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用户操作模块包括用户信息子模块和业主认证子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子模块用于采集包括业主在内的人脸图像和接收租赁信息,所述业主认证子模块用于对用户中业主的身份进行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交互模块,所述用户信息子模块输出端和业主认证子模块输出端均与所述中间交互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间交互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合约模块输入端和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子模块输出端和业主认证子模块输出端均与所述中间交互模块的输入端通过api接口电性连接,所述中间交互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智能合约模块输入端和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均通过api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智能合约模块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通过api接口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库子模块和区块链子模块,所述的用户信息子模块产生的用户信息和业主认证子模块产生的业主认证信息存储在数据库子模块中,所述智能合约模块产生的合约记录存储在所述区块链子模块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包括业主和访客。
6.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业主认证方法、用户通过门禁终端方法和业主身份转移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主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通过门禁终端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用户信息子模块获得唯一ID;
S2:用户中的业主在门禁终端输入人脸图像,传输至用户信息子模块;
S3:用户信息子模块将业主的唯一ID和人脸图像输入至业主认证子模块中进行认证;
S4:业主的认证信息传输至中间交互模块;
S5:中间交互模块对数据库子模块进行初始化并将业主的认证信息传输至数据库子模块进行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过门禁终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用户进入门禁终端时,进行人脸图像采集,将人脸图像输入至业主认证子模块的特征模板进行搜索匹配,确认业主身份,判定为业主时,门禁终端放行;
A2:访客进入门禁终端时,被访问的业主在用户信息子模块中申请密钥,密钥传输至业主认证子模块,生成二维码返回给业主,业主将二维码发送给访客,访客扫码通过门禁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用户进入门禁终端时,进行人脸图像采集,提取的人脸图像的特征数据与业主认证子模块存储的特征模板进行搜索匹配,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当相似度超过这一阈值时,即可匹配到相应的业主id,即判定为业主,门禁终端放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小区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主身份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B1:租赁房屋的访客通过门禁终端采集人脸图像,并传输至用户信息子模块获得唯一ID;
B2:业主在用户信息子模块中输入租赁信息;
B3:租赁房屋的访客在用户信息子模块中选择与业主同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信息传输至中间交互模块;
B4:中间交互模块对智能合约模块进行初始化操作,之后将身份验证信息传输至智能合约模块;
B5:智能合约模块对业主的身份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转让,并生成智能租赁合约;
B6:智能租赁合约传输至区块链子模块进行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80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基坑建设用挖取排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熔融还原炉渣区耐材修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