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6590.3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恒;林全智;林全勇;林全中;林全耀;林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袁林涛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麻 再生 纤维素 纤维 混纺 纺纱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的检测装置,涉及纺织领域,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两个立杆;转筒及固定于转筒两个端面的转轴,转轴与对应立杆转动连接;固定于其中一个立杆外侧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对应的转轴固定连接;固定于转筒外侧面的凸台;位于转筒上方的摩擦杆,立杆的柱体上设有侧边槽,摩擦杆的两端与侧边槽滑动连接;在纺纱线缠绕转筒后,摩擦杆的下表面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到与凸台表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当凸台转动到与摩擦杆接触后,凸台上的纺纱线将会与摩擦杆产生摩擦,该纺纱线的耐磨性能可通过摩擦杆与纺纱线摩擦的次数来进行衡量,这样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作为一种新型的混纺色纺纱,由于其内的亚麻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功能,而再生纤维素纤维又具有染色性能优良的特点,因此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制造出多种颜色的纺纱线,为检验纱线的耐磨性,避免因纱线耐磨性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在织造之前需要对纱线的耐磨性进行测试。
本申请发现:现有技术中一般以纺纱线自身为磨料,,经过一定速度和次数的相互摩擦,观察其表面的磨损程度,这种检测方式人为影响因素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以纺纱线自身为磨料,,经过一定速度和次数的相互摩擦,观察其表面的磨损程度,这种检测方式人为影响因素较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亚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色纺纱的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及固定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个立杆,两个所述立杆对称设置;
转筒及固定于所述转筒两个端面的转轴,所述转轴中轴线与转筒中轴线重合,所述转筒位于两个立杆之间,且所述转轴与对应立杆转动连接;
固定于其中一个立杆外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对应的转轴固定连接;
固定于转筒外侧面的凸台,所述凸台沿转筒轴向固定;
位于转筒上方的摩擦杆,所述立杆的柱体上设有侧边槽,所述摩擦杆的两端与侧边槽滑动连接;
在纺纱线缠绕转筒后,所述摩擦杆的下表面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到与凸台表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当凸台转动到与摩擦杆接触后,凸台上的纺纱线将会与摩擦杆产生摩擦。
进一步的,包括:
位于摩擦杆上方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立杆;
底部设有T形端头的转动杆,所述T形端与设于摩擦杆上表面的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固定杆的杆体,并与固定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
位于转筒下方的滑杆、在所述滑杆上滑动的无杆气缸及固定于无杆气缸的导纱喇叭口,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立杆;
固定于底座的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用于引导纺纱线。
进一步的,固定于滑杆两侧的限位开关,所述无杆气缸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之间。
进一步的,包括:
设于转筒内的贯穿腔,所述贯穿腔在转筒的侧表面至少设有一个出口;
与所述出口相对应的抵持杆,所述抵持杆长度与出口的宽度相等,在转筒缠绕纺纱线时,所述抵持杆位于贯穿腔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5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添加清洗剂的马桶水箱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主动降温型的户外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