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绕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6462.9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6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戴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H01B9/00;H01B11/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龚建良 |
| 地址: | 2155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光缆 电缆 光电 复合 | ||
1.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
2.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左侧面(15)上具有凸出的凸状体(151),第二右侧面(13)上具有凹陷的凹槽(131),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凸状体(151)嵌入到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凹槽(131)内并使前后两个卷绕单元结合为一体;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
3.一种卷绕光缆,具有n个卷绕单元(1)、多个传光部件(2)、多个输光单元(4),输光单元(4)由输光导体(41)及位于输光导体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单元(1)由依次顺时针连接的上表面(11)、第一右侧面(12)、第二右侧面(13)、下表面(14)、左侧面(15)构成,左侧面(15)与上表面(11)相连接,上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A),下表面与左侧面形成夹角(B),第一右侧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C),上表面与第一右侧面形成夹角(α),下表面与第二右侧面形成夹角(β),夹角(A)为直角,夹角(B)为直角,夹角(C)为直角,夹角(α)的度数为(360/n)度,左侧面(15)的高度(h)不大于第二右侧面的宽度(W3),上表面的宽度(W1)大于第一右侧面(W2)的宽度,所述n为大于四的正整数,所述卷绕光缆中,所有卷绕单元卷绕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且内部形成容置腔,后一个卷绕单元的上表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一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左侧面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第二右侧面,后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A)紧贴前一个卷绕单元的夹角(C);所述多个传光部件(2)位于容置腔内,每个容置孔(16)内具有一个输光单元(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高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4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