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6408.4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林;张瑞洁;李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9/04 | 分类号: | F41A9/04;F41A21/12;F41A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埋头 机枪 自动机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包括弹膛机构、抛壳机构、传动机构;所述弹膛机构设置在枪管和机匣之间;所述弹膛机构通过突笋与枪机左右两侧的滑槽配合;枪机前后运动时,通过滑槽带动弹膛机构上下运动;所述抛壳机构固定在机匣的侧端,且位于弹膛机构前侧,可在弹壳的推动下收缩并复位,用于将弹壳顶出,完成抛壳动作;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输入端为枪机,输出端为推弹杆;枪机复进时,在枪机复进的前1/2行程内,枪机通过传动机构使推弹杆向前运动,将后一发枪弹推进弹膛;在枪机复进的后1/2行程内,枪机通过传动机构使推弹杆向后运动,回到初始位置。本机构可减小自动机机构尺寸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士兵在战场上的负载不断增加,有相关研究表明,士兵在满负载执行任务的情况下其作战效率会降低近三分之一。因此,如何在保证战力的情况下降低士兵的负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改进士兵所用枪、弹,降低其质量是一个重要方向。
为了降低枪、弹质量,国内外普遍认为可改进枪弹结构,由传统有壳瓶型枪弹到无壳枪弹转变,但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塑壳埋头弹作为过渡方案也成为一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研究与塑壳埋头弹相匹配的枪械结构也尤为重要。
就目前埋头弹枪械设计,国内外普遍采用弹膛与枪管独立,即活动弹膛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升降弹膛和摆动弹膛两大主流设计思路。其中前者结构所占空间更小,但在弹链供弹机枪上难以应用,并且存在弹膛升降不到位的情况;后者弹膛运动的可靠性更高,但枪机的尺寸更大,加工成本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以减小自动机机构尺寸和质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适用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包括弹膛机构、抛壳机构、传动机构;
所述弹膛机构设置在枪管和机匣之间;所述弹膛机构通过突笋与枪机左右两侧的滑槽配合;枪机前后运动时,通过滑槽带动弹膛机构上下运动;待击发状态时弹膛机构与枪管同轴心;后坐完成时弹膛机构与供弹口同轴心;
所述抛壳机构固定在机匣的侧端,且位于弹膛机构前侧,可在弹壳的推动下收缩并复位,用于将弹壳顶出,完成抛壳动作;
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输入端为枪机,输出端为推弹杆;枪机复进时,在枪机复进的前段行程内,枪机通过传动机构使推弹杆向前运动,将后一发枪弹推进弹膛,后一发枪弹将前一发的弹壳推向抛壳机构;在枪机复进的后段行程内,枪机通过传动机构使推弹杆向后运动,回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采用升降式弹膛设计,减小了自动机机构尺寸和质量,同时保证了自动机循环过程的稳定性,更符合武器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2)在枪机上采用滑槽限制弹膛升降的位移终点,避免了采用升降簧导致的弹膛与机匣撞击产生的多余振动,使弹膛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
(3)使用新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解决了枪机带动下推弹杆与弹膛会发生干涉的设计难题,使弹链供弹变得可行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埋头弹的机枪自动机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弹膛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抛壳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抛壳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动机构上、下齿轮轴示意图。
图6是传动机构上齿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传动机构上齿轮轴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6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玄武岩纤维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