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5710.8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卫甜;吕敏;刘怀阿;朱锦磊;苏建坤;朱兆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A01P21/0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株 及其 应用 | ||
一种生防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分类命名为高地芽孢杆菌JYW26,保藏号:CGMCC NO.20442。本发明可应用于防治稻瘟病中,也可应用于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促进水稻幼苗株高、鲜重中,本发明对稻瘟病菌丝的抑制率可达到56.92%,对稻瘟病的温室防效可达60%以上,同时本发明生防菌株可有效提高水稻的发芽率,促进水稻幼苗株高和鲜重,并且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水稻绿色生产,对人、畜安全及无环境污染,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不用或减少田间其他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术以及水稻促生长技术。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中的一种,全球近50%人口以此为主粮作物。由真菌病原菌
目前对稻瘟病防治主要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由于稻瘟病是由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变异与分化的速度快,多样性程度高,新的生理小种层出不穷,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周期长,而育出的抗病品种抗性单一,抗性丧失比较快,很难实现抗病品种的广谱抗性和持久抗性,使得育种行业发展举步维艰。
对于化学防治,田间试验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化学农药的出现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稻瘟病防治难的问题,但随着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其过量使用带来了病原菌抗性增强、环境污染加重、稻米残留等新问题。化学方法防治带来了植物抗药性及食品安全问题,而传统的农业防治很难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在这种形式下,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防治该病成为一种新的防治方向。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含了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部分病毒。由于细菌结构简单、繁殖快、定殖能力强等特征,因此利用微生物细菌防治植物病害越来越多得到植病学家的重视,也是最具生防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生防菌。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资料,其自身质量的优良对农业生产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包括水质、贮藏、浸种催芽等。近年来,一方面出现水稻种子发芽率不高,另一方面随着水稻病虫害的频发,水稻抗逆性越来越差,从而导致秧苗成苗率大大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在播种水稻时,通过使用药剂对其进行浸泡、催芽,不仅可以加快种子发芽,提高水稻幼苗成活率,而且能降低水稻幼苗病虫害的发生。使用药剂浸泡催芽的方法成本比较低,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药剂量使用不当易导致种子死亡以及现在市面上的药剂处理大多数为化学药剂,会造成农残、病原菌抗性增强等问题。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种子进行预先处理,既能提高水稻发芽率,同时对水稻幼苗长度、鲜重等产生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利用有益微生物细菌越来越得到推崇。
芽孢杆菌属(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防治稻瘟病,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防菌株。
本发明生防菌株的分类命名为高地芽孢杆菌JYW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