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5340.8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栗粟;陈红跃;樊艳;王灿;安丽景;徐其锋;蔡文敏;赵素贞;张保勇;田天;杨萌萌;武红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科 术后 引流 快速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的监控不及时,容易发生危险,以及现有医护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通过设计了以外筒和内筒最为监测机构,其置于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引流液体会缓存在内筒中,通过对内筒中液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很好的判断当下引流的速率以及引流量是否合格的问题,并通过控制显示设备与感应区连接,可以随时获取引流的具体参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甲乳外科引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引流球(袋)已经是目前患者手术后引流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引流器械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手术之后引流身体内部或局部深、浅处的渗血积液积气,使用普通的引流球(袋)进行引流,主要是通过引流物自身重力或引流口渗出压力作用,从高处往低处流出,属于被动引流;利用物理学中的负压原理,可以通过引流球(袋)自身产生的负压来吸取引流物,属于主动引流。经过对现有负压引流技术的使用分析发现,负压引流技术利用挤压产生的负压进行工作,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引流袋中的渗血积液引流量不能够实时监测;其次,单位时间内引流量是否异常,主要依靠护士主动巡视时发现、判断;再有,引流管脱落、折曲或者堵塞等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提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引流管是否有效引流、引流液量是否正常等都必须由医护人员不断地主动观察引流过程、手工倾倒测量来确保持续进行,这就势必占用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容易发生因医护人员人力资源不足等造成观察不到位而引发患者安全隐患。
此外现有引流袋中的渗血积液引流量也不能够实时监测;主要依靠护士主动巡视时发现、判断,医护人员工作量大。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随时的对引流过程中的状况进行监控,达到安全无异常,同时可以实时提醒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的监控不及时,容易发生危险,以及现有医护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的上端开口部位设置有监测套,所述的监测套内部设有可在监测套内上下滑动的外筒,外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内筒与外筒的底壁互相贴合布置,内筒可在外筒内部转动,且,外筒和内筒不可相对滑动,所述的外筒上端伸出监测套的上端面,外筒置于监测套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装置,外筒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出液口,多个出液口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两个出液口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内筒的底壁上设有与出液口位置相对应的弧形通槽,内筒在外筒内转动时,弧形通槽可覆盖不同数量的出液口,弧形通槽出液口时,实现出液口的封堵,弧形通槽未覆盖出液口时,实现内筒与引流袋经出液口的连通,所述的内筒的上端连接至引流管,所述的外筒的底板边缘部位设有感应片,监测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高度方向的感应区,所述的感应区连接至控制显示设备。
本发明通过设计了以外筒和内筒最为监测机构,其置于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引流液体会缓存在内筒中,通过对内筒中液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很好的判断当下引流的速率以及引流量是否合格的问题,并通过控制显示设备与感应区连接,可以随时获取引流的具体参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监测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竖向滑槽,所述的外筒的外侧壁固定有安装在竖向滑槽内的滑块,滑块与其对应的滑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竖向滑槽的高度不大于感应区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与外侧壁连通的吸气管,吸气管的外部连接有密闭容器,所述的吸气管的内部设有可径向滑动的开关机构,吸气管的外部一端置于密闭容器内,且,吸气管置于密闭容器内的部分设置有框架,框架的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密闭容器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的上部设有与固定座顶壁连接的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通过挤压密闭容器可使第二弹簧被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式自锁托槽
- 下一篇:一种眼镜基片快速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