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55182.6 | 申请日: | 2020-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英;李虹;林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8/16 | 分类号: | D01F8/16;D01F8/18;D01F1/10;D01D5/00;D04H1/728;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莳萝 精油 杏鲍菇 多糖 抗菌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米糠蛋白对莳萝精油进行包埋,制备成纳米粒子,接着以杏鲍菇多糖为基底,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本发明操作简单,将易挥发,不稳定的精油加入到一种“聚合物”中,可以保护精油免受环境、加工和食品条件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解决了精油易挥发,不稳定及纳米颗粒在食品表明易扩散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莳萝(Dill),又称土茴香,属伞形科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其精油被广泛应用于香料行业和芳香疗法中。它的主要成分有香芹酮、丁子香酚、柠檬油精、松油精和肉豆蔻醚等,它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消炎、抗过敏、杀菌功效,并且莳萝精油没有毒性、没有刺激性和过敏性。
然而莳萝精油易挥发,暴露在空气中不稳定,因此急需寻找有效的方法降低莳萝精油在使用过程中的挥发程度,延长其贮存期。近年来,蛋白质的递送作用及在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中的包封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米糠蛋白(Rice bran albumin)主要是由清蛋白和球蛋白构成,氨基酸组成全面,比例合适,且米糠蛋白中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内含疏水性空腔,可用于包封精油。它是一种植物蛋白,可以从丰富廉价的农副产品米糠中提取,且具独特的特性——低过敏性,高抗癌性,是一种优质的谷类蛋白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食品表面喷洒纳米颗粒会导致扩散和不稳定,近年来,电纺纳米纤维被引入食品表面固定纳米粒子。静电纺丝是目前用于制备纳米纤维的新型加工技术,它将活性剂加入到一种“聚合物”中,可以保护活性剂免受环境、加工和食品条件的影响。其作用原理是施加高电压于毛细管处的纺丝液滴,随后滴液带电,当静电斥力抵消了表面张力,从而拉伸液滴在表面成丝。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相比可食用膜具有比表面积大、纳米级孔隙及活性化合物的高封装性等优点。可以纺丝溶剂很多,如聚环氧乙烯、聚乙烯醇及聚己内酯等,但聚合物应用于食品其安全性存在争议,目前研究热点是明胶和多糖等无毒无害的天然纺丝材料。
杏鲍菇多糖(Pleurotus eryngii polysaccharide,PEP)是杏鲍菇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杏鲍菇多糖也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膜材料,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行业中。国内有一些关于杏鲍菇多糖的专利申请,中国专利CN109134690A 公开了一种超声波辅助杏鲍菇多糖提取工艺;中国专利CN107903332A公开了一种用超滤膜技术分离浓缩杏鲍菇多糖的工艺;中国专利CN108991531A公开了一种杏鲍菇多糖协同壳聚糖制备可食用薄膜的方法,其制备方法为流延法,关于以杏鲍菇多糖为基底,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抗菌纳米纤维的专利还未涉及。
因此,本发明用米糠蛋白对莳萝精油进行包埋,制备成纳米粒子,接着以杏鲍菇多糖为基底,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解决了精油易挥发,不稳定及纳米颗粒在食品表明易扩散等缺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通过米糠蛋白对莳萝精油进行包埋,制备成纳米粒子,接着以杏鲍菇多糖为基底,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莳萝精油/杏鲍菇多糖抗菌纳米纤维,解决了精油易挥发,不稳定及纳米颗粒在食品表明易扩散等缺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领域。
本发明所述抗菌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莳萝精油加入米糠蛋白溶液中,连续磁力搅拌6h,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得到莳萝精油蛋白纳米粒子。然后向莳萝精油蛋白纳米粒子中加入聚环氧乙烷第二次磁力搅拌4h,最后加入杏鲍菇多糖第三次磁力搅拌12h,制得纺丝前驱体溶液,注射器吸取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5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