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4733.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勇;贺中统;王瑞琪;禹文涛;姚琳;赵永波;刘超;孙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1/88;G01V11/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51464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线路 勘查 装置 及其 规划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涉及公路路线勘查技术领域,该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及其规划设计方法,道路平面和水泥护栏,道路平面中间上方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与水泥护栏两侧螺纹连接,滑动轨道内均设有移动轮,移动轮嵌合与滑动轨道中,两侧移动轮表面均设有连接框架,连接框架与移动轮轴接,连接框架一侧均设有液压杆,液压杆与连接框架侧面螺纹连接,两侧液压杆一端均固定有加强板,两侧加强板顶部固定有滑动杆,滑动杆与加强板顶部垂直,滑动杆上方设有防护框架,防护框架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为盲槽,滑动杆嵌合于滑动槽中,滑动杆与滑动槽活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路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及其规划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裂纹检测是交通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研究意义在于寻求保障路面承载能力最优、车辆行驶平顺性最佳、道路交通事故最少、燃油消耗最低的道路平整性检测方案,为公路预维护提供充分的先进技术保证和理论支撑,达到道路与人、车辆和谐统一的目的。而目前对道路裂纹或损伤的检测主要停留在人工测量,效率低,精度差,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现有的这种检测方法,需要工作人到实地进行检测,因而导致人力成本较高,此外,在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其会对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工作人员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两车道隧道超车预警系统”,其申请号为“CN201911169680.9”,该专利一种路面检测系统,其包括信息采集车、布置在信息采集车的车前或/车后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布置在车身中部位置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来对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同一路段图像进行一一对应的处理单元和用于将一一对应的图像进行计算以得到路面信息计算单元。通过设置采集车,并在采集车的车头和/或车尾设置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在车身中部设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以获取在不同载荷状态下的同一路段的路面情况,并根据不同载荷下同一路段所呈现的路面情况的不同,精确的判断路面裂纹或受损伤的具体情况,显著提高具体检测效果。
上述专利提到对路面的检测,通过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对道路进行检测,浪费大量的财力,人力无法随时进行检测,检测的效果不够好,检测不精准,无法确认检测的结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及其规划设计方法,解决了有效的对公路的每一段进行有效的公路勘测,减少了人力以及检测时间,操作简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公路线路勘查装置,包括道路平面和水泥护栏,所述道路平面中间上方设有滑动轨道,且滑动轨道与水泥护栏两侧螺纹连接,所述滑动轨道内均设有移动轮,且移动轮嵌合与滑动轨道中,两侧所述移动轮表面均设有连接框架,且连接框架与移动轮轴接,所述连接框架一侧均设有液压杆,且液压杆与连接框架侧面螺纹连接,两侧所述液压杆一端均固定有加强板,两侧所述加强板顶部固定有滑动杆,且滑动杆与加强板顶部垂直,所述滑动杆上方设有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底部两侧均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为盲槽,且滑动杆嵌合于滑动槽中,且滑动杆与滑动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架内底面设有嵌合槽,且嵌合槽为盲槽,所述嵌合槽内设有定位器,且定位器于嵌合槽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道路平面顶部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与道路平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顶部均固定有防护栏,且滑动轨道位于防护栏中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栏一侧均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为盲槽,两侧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与安装槽螺纹连接,且滑动轨道与安装板顶面固定,所述防护栏一端螺纹连接有倾斜滑轨,且倾斜滑轨一端与水泥护栏一端螺纹连接,且倾斜滑轨两端分别与滑动轨道相互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4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