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4607.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6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排水 设施 反水 装置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中部管以及封堵装置,所述壳体嵌装于建筑地面内部,所述壳体的上端敞口且所述壳体的下端与下水管连通;所述中部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中部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水管及中部管的外侧连通;
所述封堵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板体、下板体以及若干封堵板,所述上板体套装于所述中部管且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中部管或壳体,所述下板体套装于所述中部管且所述下板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上板体,所述壳体内壁设有与下板体配合的引导槽,以在所述上板体带动所述下板体上下移动时带动所述下板体转动运动,所述封堵板位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之间且与所述上板体和所述下板体活动连接,以在所述下板体向上运动并转动时使多个所述封堵板向中部管运动用以使封堵装置封堵中部管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以及在所述下板体向下运动并转动时使多个所述封堵板远离中部管用以使封堵装置的上下两侧连通;
所述封堵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弹簧,以使所述封堵装置处于初始位置,且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封堵板与所述中部管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且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壳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引导槽设置在所述环形槽的弧形周面上;
所述引导槽呈螺旋状设置,所述下板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导向凸起,所述第一导向凸起插入所述引导槽;
所述环形槽的弧形周面上还设置有竖直导槽,所述上板体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凸起位于所述竖直导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所述第一滑柱和所述第二滑柱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滑柱和所述第二滑柱分别位于所述封堵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
所述下板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下板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滑槽呈弧形,且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的连线与所述下板体的径向线方向相交;
所述上板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上板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板体的径向线方向重合;
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封堵板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滑柱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二滑柱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以在所述下板体转动时所述第一滑槽驱动所述封堵板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进而使所述封堵板伸出或缩回所述下板体和所述上板体之间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中部管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连接的安装部、过水部和支撑部,所述壳体内部的下端面具有向上突出设置且连通所述下水管的连接管,所述安装部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侧;
所述中部管的下端连接有同轴设置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向内倾斜,所述外管向外倾斜,所述内管的下端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且所述内管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外管位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连接管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外管和所述支撑部的接触面,以使来自中部管和壳体之间的水流在所述壳体的下端形成水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排水设施防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封件和水封罩,所述水封件包括挡板以及水封管,所述挡板的中心具有通孔,所述水封管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中部管的内壁且与所述中部管密封连接;
所述水封罩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连接的罩壳、透水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中部管内部的上端,所述罩壳下端敞口且位于所述水封管的上方并遮盖所述水封管,所述罩壳下端开口直径大于所述水封管的外径,且所述罩壳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水封管的上端面,以使来自所述中部管上方的水在所述挡板上聚集形成水封,最终经过所述水封管与所述水封罩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水封管,后流入所述挡板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46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用电子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阻燃耐火的多重复合铝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