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网站前后端分离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4333.6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方迎春;王俊杰;罗贤;谢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8 | 分类号: | G06F16/958;G06F8/38;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网站 后端 分离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建网站前后端分离的方法及系统,分别给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分配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用于验证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当前端开发完毕后将前端开发的数据附加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并发送给后端;后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数据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对所述数据进行验证。由于为前端和后端分别分配了进行相互验证的标识信息,因此前端开发完毕后的数据与后端开发进行对接时,只需要验证标识信息即可进行对接,进而避免了前后端反复的耦合验证,进而实现了前后端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Web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网站前后端分离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Web开发中,均需要Web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前后端代码分别运行于用户的浏览器环境和服务器环境上,是高度耦合的,前后端的信息交换全部需要开发者手动编写基于HTTP、Websocket等网络协议的请求来完成。
由于前后端代码语言基本不互通,代码逻辑高度耦合。即便完成诸如注册、登录等简单操作时,也需要前后端双方对用户数据进行重复的验证,效率十分低下。前后端代码的耦合,导致代码执行逻辑无法分离,并导致前后端对接的成本十分高昂。
因此,如何实现web开发中前后端能够分离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网站前后端分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分别分配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用于验证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当前端开发完毕后将前端开发的数据附加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并发送给后端;后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数据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对所述数据进行验证。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 由于为前端和后端分别分配了进行相互验证的标识信息,因此前端开发完毕后的数据与后端开发进行对接时,只需要验证标识信息即可进行对接,进而避免了前后端反复的耦合验证,进而实现了前后端的分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给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分别分配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包括:随机生成一段加密信息,所述加密信息为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的;将所述加密信息取中间部分作为第一信息标识分配给前端开发,将首位部分作为第二信息标识分配给后端开发。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前端开发完毕后将前端开发的数据附加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并发送给后端,包括:将所述第一信息标识插入前端开发数据的随机位置,并标注插入后的第一信息标识的起始字段;将插入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前端开发数据封装后发送给后端。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数据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对所述数据进行验证,包括:后端将携带所述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数据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将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分别与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首尾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验证通过;否则,拒绝前端与后端的通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网站前后端分离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标识分配模块,用于给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分别分配第一信息标识和第二信息标识,所述第二信息标识用于验证所述第一信息标识;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当前端开发完毕后将前端开发的数据附加所述第一信息标识并发送给后端;验证模块,用于后端接收携带所述第一信息标识的数据后,通过所述第二信息标识对所述数据进行验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分配模块包括: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随机生成一段加密信息,所述加密信息为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的;信息分割单元,用于将所述加密信息取中间部分作为第一信息标识分配给前端开发,将首位部分作为第二信息标识分配给后端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4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