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内阻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2094.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谢梦茹;宋鹏元;何巍;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96;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内阻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内阻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设定的荷电状态下测试待测电池在至少2个温度下的欧姆内阻Rsubgt;ac/subgt;和内阻Rsubgt;dc/subgt;;2)根据内阻Rsubgt;dc/subgt;和欧姆内阻Rsubgt;ac/subgt;计算极化内阻ΔR;3)根据欧姆内阻Rsubgt;ac/subgt;数据和极化内阻ΔR,拟合以测试温度的倒数为横坐标,以欧姆内阻Rsubgt;ac/subgt;的倒数为纵坐标的第一曲线;拟合以测试温度的倒数为横坐标,以极化内阻ΔR的倒数为纵坐标的第二曲线,根据所述第一曲线和所述第二曲线的交点,确定适合通过欧姆内阻Rsubgt;ac/subgt;改善电池内阻的温度范围和适合通过极化内阻ΔR改善电池内阻的温度范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测试准确度高,贴合实际应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内阻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锂离子电池内阻的评价方法,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均有描述,有欧姆Rac和总内阻Rdc的测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仅关注电池的Rac(Rdc)数值及在寿命过程中的增长值,更关注的是,如果Rac或者是Rdc不满足要求,可以从哪个部分的内阻出发来改善电池的内阻。目前尚没有一种评价方法,能定性的指出在内阻的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内阻是哪种,以便从占主导地位的内阻作为出发点来改善电池的内阻。
所以,开发一种简单又符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内阻评价方法非常重要。
CN101334451A公开了一种数字式电池内阻测试方法,它包括放电电阻R及放电开关S0,它有三个可控模拟开关S1、S2、S3,三个电容C1、C2、C3,两路衰减网络R1、R2和R3、R4;一个方波振荡器OSC,一个反相器F,一个A/D转换器,一个显示器LCD。其具体方法为:有三个可控模拟开关S1、S2、S3,三个电容C1、C2、C3,两路衰减网络R1、R2和R3、R4;一个方波振荡器OSC,一个反相器F,一个A/D转换器,一个显示器LCD;放电电阻R的一端连接到被测电池的正极,另一端经放电开关S0接到电池的负极;衰减网络R1、R2串联相接,其中R1的一端与电池正极相连接,R1的另一端与R2的一端相连接,R2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接,R1、R2串联的接点与模拟开关S1的一端相连接;模拟开关S1的另一端接到A/D转换器的Vr+和Vi端,并通过电容C1连接到电池的负极;模拟开关S2的一端连接到R1、R2串联的连接点;模拟开关S2的另一端接到A/D转换器的Vi+端,并通过电容C2连接到电池的负极;衰减网络R3、R4串联相接,其中R3的一端连接到放电电阻R与与放电开关S0的连接点,R3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相连接,R4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接;R3、R4串联的接点与模拟开关S3的一端相连接;模拟开关S3的另一端接到A/D转换器的Vr端,并通过电容C3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CN105938161A公开了一种电池内阻的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在不同倍率放电情况下,分别采集每一种倍率放电情况下电池的放电电流、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为电池电量到达所述电池的总电量50%时刻的电池电芯头部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为电池电量到达所述电池的预置最低电量时刻的电池电芯头部温度;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和所述第一温度得到交流内阻直线;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和所述第二温度得到直流内阻直线;根据所述交流内阻直线计算所述电池的交流内阻;根据所述直流内阻直线计算所述电池的直流内阻。
但是,上述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如何改善电池内阻,无法确认电池的内阻应该从极化内阻△R还是欧姆内阻Rac来进行改善,也不能确认电池内阻改善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内阻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评价方法能够指出在内阻的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内阻是哪种,以便从占主导地位的内阻作为出发点来改善电池的内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2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闭式离心风机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管道的连接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