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充型高比容量的负极片及包括该负极片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51773.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0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海;彭冲;曾佳;贺伟;石越;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133;H01M4/62;H01M10/0525;H01M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怡婷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充型高 容量 负极 包括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硅氧化物、导电碳管和多孔碳球;其中,导电碳管在硅氧化物表面包覆形成第一包覆层,并形成导电碳管包覆的硅氧化物,记为硅氧化物@导电碳管;多孔碳球在硅氧化物@导电碳管表面包覆形成第二包覆层,并形成所述复合材料,记为多孔碳球包覆的硅氧化物@导电碳管;
所述硅氧化物呈颗粒状,其中值粒径D50为2μm-6μm;
所述多孔碳球呈颗粒状,其中值粒径D50为500nm-1200nm;
所述导电碳管呈无序、三维网络状包覆在一个或多个硅氧化物颗粒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管的长度为20-100μm,直径为5-3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球的孔径为2.5nmDmeso6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厚度为30nm-100nm,所述第二包覆层的厚度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管的质量占核材料总质量的0.5-2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球和导电碳管包覆的硅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0.7-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呈颗粒状,其中值粒径D50为5-12μm。
8.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负极活性材料和硅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硅负极活性材料选自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负极活性材料与所述硅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80-99) : (20-1)。
1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和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负极集流体表面,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第二负极活性物质选自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三负极活性物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其粒径分布:3μm<D10<4μm,8μm<D50<12μm,18μm<D90<25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呈颗粒状,其粒径分布:5μm<D10<8μm,12μm<D50<18μm,24μm<D90<29μ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还含有第一导电剂和第一粘结剂,所述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5-99 wt%的第一负极活性物质、0.5-15 wt%的第一导电剂、0.5-10 wt%的第一粘结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7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