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绒球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51636.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琴;刘敬松;曾梦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02 | 分类号: | C01F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汪林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绒球 氧化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孔绒球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领域,具体为以MgCl2·6H2O和K2C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反应后,所得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绒球状氧化镁。本发明以六水合氯化镁和无水碳酸钾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得到碱式碳酸镁前驱体,并将前驱体在高温下进行烧结制备出结晶度良好、比表面积大的分等级多孔绒球状氧化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无机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绒球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是以面心立方为晶体结构的离子化合物。现如今,产业化的逐渐升级和高新技术功能材料的不断发展,拓宽了氧化镁无机材料的应用领域。而材料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形状、尺寸以及结构,因此极大的促进了合成特殊形貌结构的无机材料的科学研究。比如,孔状氧化镁由于特殊的骨架结构以及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在工业中常被广泛应用在环保以及催化领域,用以吸附废水中的有毒气体、CO2以及重金属离子等以及作为转化多元醇的催化剂,这极大地促进了孔状氧化镁的研究与制备。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氧化镁粉体为多孔棒状氧化镁粉体、介孔氧化镁颗粒、多孔氧化镁纤维、多孔片状氧化镁,且上述多孔氧化镁样品孔径较小且孔径单一,限制了氧化镁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觉得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绒球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水热法,以六水合氯化镁和无水碳酸钾为反应物制备出结晶度良好、比表面积大的、具有介孔和大孔的分等级的多孔绒球状氧化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绒球状氧化镁的制备方法,以MgCl2·6H2O和K2C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反应后,所得前驱体进行烧结得到多孔绒球状氧化镁。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MgCl2·6H2O放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MgCl2溶液;(2)称取K2CO3去离子水中,搅拌至溶解,得到K2CO3溶液;(3)将MgCl2溶液缓慢滴加到K2CO3溶液中,得到白色混合物;(4)将白色混合物进行恒温条件下水热反应,结束后取出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该反应物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并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干燥至恒重得到前驱体;(5)将得到前驱体进行烧结,并保温,得到多孔绒球状氧化镁。
进一步的,步骤(5)中,烧结温度为500-800℃。
进一步的,所述MgCl2·6H2O与K2CO3的当量比为1:1。
进一步的,所述MgCl2溶液的浓度为0.4mol/L,所述K2CO3溶液的浓度为0.67mol/L。
进一步的,步骤(4)中的水热反应具体为,将所述白色混合物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进行反应,反应釜填充率为75-85%,把密封好的反应釜放入箱式电阻炉里于180-200℃,恒温2-3小时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4)中的水热反应具体为,将所述白色混合物转移到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进行反应,反应釜填充率为80%,把密封好的反应釜放入箱式电阻炉里于180℃,恒温2小时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5)中,保温时间为3-4h。
进一步的,步骤(5)中,烧结温度为8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1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