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50241.0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污泥 进料 装置 | ||
1.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中空且上下开口,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一气缸(2),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及用于进行水平运动的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连杆(4)上设有若干泥刀(6),且所述第一连杆(4)与所述第二气缸(3)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杆(4)以带动第一连杆(4)上的泥刀(6)及第二气缸(3)的缸体垂直上下运动;所述第二连杆(5)上设有至少一个钉耙(7),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第二连杆(5)以带动第二连杆(5)上的钉耙(7)水平运动;所述箱体(1)下方设有成型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箱体(1)和第一气缸(2)的底部设有底座(9);
B)至少部分所述泥刀(6)上方预留有钉耙水平运动区;
C)所述泥刀(6)由上至下的厚度逐渐增加;
D)所述成型机(8)下方设有网带(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泥刀(6)平行排列,中部泥刀(6)的顶部低于所述钉耙(7)的底部以形成钉耙水平运动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包括有第一主杆(41)、若干第一连接杆(45)及若干支杆(42),所述第一主杆(41)两端分别与位于箱体(1)两侧的第一气缸(2)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支杆(42)连接第一主杆(41),且包括多个垂直所述第一主杆(41)的分支(43),所述全部或部分分支(43)的下端与泥刀(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5)的一端与第一主杆(4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5)的另一端与第二气缸(3)的缸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支杆(42)的各分支(43)之间经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杆(4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侧壁上设有多个固定轨道(10),所述固定轨道(10)内上下滑动套接有移动轴(11),所述移动轴(11)与第二气缸(3)的缸体相连接,以限制第二气缸(3)的缸体上下运动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包括有第二主杆(51)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52),所述第二主杆(5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一端与第二主杆(5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2)另一端与钉耙(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耙(7)包括有耙杆(71)及多个耙齿(72),所述耙杆(71)顶部与第二连接杆(52)相连接,所述耙杆(71)底部与耙齿(72)一端相连接,相邻耙齿(72)之间保持间距。
9.一种污泥进料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污泥容器中,用泥刀上下往复运动以破碎污泥并使污泥不架桥;
2)同时使钉耙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做水平往复运动以使污泥分布均匀;
3)处理后的污泥落入成型机形成污泥面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进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自动污泥进料装置,包括下列多个特征:
a)步骤1)中,将污泥输入箱体,启动第一气缸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上的泥刀上下往复运动;
b)步骤1)中,采用若干平行排布的泥刀上下往复运动;
c)步骤2)中,同时启动第二气缸进行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上的钉耙在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做水平往复运动;
d)步骤2)中,所述钉耙在部分泥刀之上做水平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502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