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8971.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马硕;杨记磙;林霖;倪彬;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5G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张凡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盐碱地 生态 修复 土壤改良 专用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组分:草炭土30‑50%、黑水虻虫砂40‑60%、火山石5‑15%、微量元素0.3‑1%,其中,火山石包括直径2‑3mm的火山石颗粒、比表面积300m2/kg火山石微粉,火山石颗粒、火山石微粉的质量分数比1:4。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草炭原土过筛、粉碎,得草炭土;取新鲜鸡粪,接种黑水虻3龄幼虫,得黑水虻虫砂;取火山石颗粒和火山石微粉;将火山石微粉、草炭土、黑水虻虫砂混合造粒,得半成品颗粒;取火山石颗粒,与干燥后的半成品颗粒混合均匀。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耐盐碱水稻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补充耐盐碱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辅助调节盐碱地PH值、同时吸附土壤中有害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盐碱水稻可生长在盐碱地中,中国有十几亿亩盐碱地是不毛之地,其中将近两亿亩可以种水稻,因此耐盐碱水稻发展空间巨大。现有的适用于耐盐碱水稻的有机肥多为通用型,功能以增加有机质为主,没有针对土壤情况进行细分,因而很难适用在盐碱地的土壤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调节盐碱地PH值、补充土壤微量元素,同时吸附土壤中有害物质。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组分:草炭土30-50%、黑水虻虫砂40-60%、火山石5-15%、微量元素0.3-1%,其中,火山石包括直径2-3mm的火山石颗粒、比表面积300m2/kg火山石微粉,火山石颗粒、火山石微粉的质量分数比1:4。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以下质量组分:草炭土40%、黑水虻虫砂50%、火山石9.5%、微量元素0.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量元素主要成分为硫酸锰、七水硫酸锌、钼酸铵、硼砂,所述硫酸锰、七水硫酸锌、钼酸铵、硼砂质量分数比为1:1: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肥料的PH值5-7。
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草炭原土过筛;对过筛后的草炭原土进行粉碎,使其纤维平度长度不超过0.5cm,得草炭土;取新鲜鸡粪,接种黑水虻3龄幼虫,在25℃-30℃温度环境下,培养7-10天;待鸡粪被黑水虻取食完全,将其传送至分离筛,筛出黑水虻虫体,剩余为黑水虻虫砂;取两份火山石,并分别粉碎,获得火山石颗粒和火山石微粉;将火山石微粉、草炭土、黑水虻虫砂混合,在常温下搅拌均匀,造粒,并烘干至含水量15%-18%,得半成品颗粒;取微量元素,溶于少量水,均匀喷洒至半成品颗粒表层,常温下静止至颗粒表面呈干燥状态;取火山石颗粒,与干燥后的半成品颗粒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鸡粪制备黑水虻虫砂,黑水虻虫砂包括富含氮磷和有机酸,降低了肥料的pH,更为适宜盐碱土壤使用;添加了火山石颗粒,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多孔的结构可吸附土壤中有害物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一种用于盐碱地生态修复与土壤改良的专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组分:草炭土30-50%、黑水虻虫砂40-60%、火山石5-15%、微量元素0.3-1%。
较佳的,质量组分为草炭土40%、黑水虻虫砂50%、火山石9.5%、微量元素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